“驻村队员很多都是自己开车下去,油费也是自己承担。”云南省某深度贫困县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因边远地区道路复杂,车况、驾驶技术参差不齐,他已遭遇几次车祸。“幸好是对方车辆责任,而且单位领导比较好,积极协调处理后续问题,不然麻烦就大了。”
此外,一些地方出现了私车公养的新动向。
“现在公车减少了,工作量却在增加。而一些事业单位车补还没有到位,有些人就有怨言,认为想办法报销一点油费理所当然。”贵州省一位县纪委负责人说。
据了解,一些因私车公养被处分的党员干部事后自我剖析称,没有公车坐了,只能用私家车办公事,存在补偿心理,所以利用工作便利换取补贴。
分配不平衡带来心理落差
半月谈记者调研中了解到,一些干部反映公车改革在基层存在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上级与下级不平衡现象。同时,车补由于是乡镇自己解决,有财力就发,没钱就不发。
“全乡总共有百把个人,但拿车补的就是30个人左右,车补最高700元,最少400多元。”西部一位乡镇干部说,目前领取车补的主要是公务员。
“越往上,干部的车补越多,下乡的基层工作人员反而越少”“到上面开会学习相对还好,如果下村基本没什么补助”……调研中,不少干部向半月谈记者表示。
“改革不同步,县级机关和市级不一样,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不一样。”贵州省某县车改办负责人说,在基层尤其是乡镇一级,不少挑大梁、做事儿的是事业编人员,却基本没有车补,这相对不公平。
北京市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有了调整。今天上午,市财政局公布最新政策,明确新能源汽车补助的对象是消费者,消费者应获得的补助资金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或销售机构先行垫付
新华社武汉1月13日电 题:武汉黄陂:“厕所革命”让群众“方便”更方便 新华社记者廖君、王自宸 厕所虽小,展现乡村振兴的民生与文明;如厕事微,关乎农民生活的体面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