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基层干部谈车改:下乡多车却少了 车补还不够油费

2019-01-13 10:31:00    半月谈  参与评论()人

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遏制“车轮上腐败”的重要举措。半月谈记者近期在贵州、云南等地调研了解到,公车改革在具体落地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适感”,出行不方便、补贴报销难、分配不公平等问题在基层表现突出。

车少了下乡多了,车补不够油费

“车改最大的好处是节约了开支,老百姓也觉得风气正了。”

贵州省某县一位车改办负责人表示,以前是车子跟着领导走,现在只能用在正道上,都设了编号。

据介绍,现在该县保留车辆共计332辆,较改革前572辆减少了240辆,经测算,每年公务交通支出节约了三四百万元。

“以前是一个人坐车、一件事情就跑一趟,现在是拼车,凑起来只要不耽误事情就行。”

不过,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随着公车减少,一些偏远地区如何保障出行成了问题。“除了去县里开会,基本都在下村,危改、组组通等各项工作都要去督促,而且每天乡里都有一半的人要下去。”贵州省某贫困乡组织委员说,车改后乡里只有3台车了,有的车龄快10年,车况很不好。

于是,使用私车成为普遍现象。该乡距县城68公里,约一个半小时车程。

“一个星期去县里至少两三趟,多的时候天天跑,有高速也不敢走,过路费太高。”

这名组织委员说,除了进城,下村开私家车转两三个村,就要百把块钱的油费,这些都是自己贴的。

基层干部谈车改:下乡多车却少了 车补还不够油费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私车公用现象的增多,潜藏着多种风险。“安全问题是最头疼的,特别是抗凝冻的时候。”这名组织委员说,平时有些职工没有车都是搭车,万一出问题,还真不知道怎么处理。

“驻村队员很多都是自己开车下去,油费也是自己承担。”云南省某深度贫困县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因边远地区道路复杂,车况、驾驶技术参差不齐,他已遭遇几次车祸。“幸好是对方车辆责任,而且单位领导比较好,积极协调处理后续问题,不然麻烦就大了。”

此外,一些地方出现了私车公养的新动向。

“现在公车减少了,工作量却在增加。而一些事业单位车补还没有到位,有些人就有怨言,认为想办法报销一点油费理所当然。”贵州省一位县纪委负责人说。

据了解,一些因私车公养被处分的党员干部事后自我剖析称,没有公车坐了,只能用私家车办公事,存在补偿心理,所以利用工作便利换取补贴。

分配不平衡带来心理落差

半月谈记者调研中了解到,一些干部反映公车改革在基层存在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上级与下级不平衡现象。同时,车补由于是乡镇自己解决,有财力就发,没钱就不发。

“全乡总共有百把个人,但拿车补的就是30个人左右,车补最高700元,最少400多元。”西部一位乡镇干部说,目前领取车补的主要是公务员。

“越往上,干部的车补越多,下乡的基层工作人员反而越少”“到上面开会学习相对还好,如果下村基本没什么补助”……调研中,不少干部向半月谈记者表示。

“改革不同步,县级机关和市级不一样,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不一样。”贵州省某县车改办负责人说,在基层尤其是乡镇一级,不少挑大梁、做事儿的是事业编人员,却基本没有车补,这相对不公平。

基层干部谈车改:下乡多车却少了 车补还不够油费

“公车改革政策还是缺乏调研,县级交通发达了搞车改比较容易,但在山区,大多数乡镇的客车很少,过点就没有了,去了不一定回得来。”这名负责人表示,车改需要因地制宜。

“全镇100多号人只有2台公车,领车补的只有20多个公务员。”贵州省某镇党委书记说。后来,镇里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租了5台共享汽车供职工使用,按年度结算。

半月谈记者看到,在镇政府院内修了一排充电桩,不时有工作人员驾驶着共享新能源汽车出去或回来。

同时,半月谈记者了解到,由于过去管理上的疏漏,在一些乡镇,公车没有登记在政府公共账户名下,而是登记在私人名下,车改后需要全部交出去,留下的多是一些年限较长的老旧车辆,安全等隐患较高。

基层很少能换新车。

“虽然有2个车的编制,但是另一辆车一直没有钱买。”“虽然濒临报废,但不能把它报废,因为害怕报废了就没有指标了。”不少基层干部这样解释其中的原因。

严管之外,改革还需细化完善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公车改革后,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公车使用效率,最大限度方便偏远和交通不便地区用车需求,已成为多地政府部门思考和探索的主要课题。

西部某市级单位的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基本上只有市委市政府工作人员可以在平台上叫车,一些委办局单位只能去市场上租用车辆,但各个单位用车量集中的时候,市场用车公司都无法排班,司机都不够用。

贵州某县建立了一个调度平台,把全县公车集中起来,进行统一调配,尽量把闲置车辆调动起来。

“目前还是人工调配,尽量偏向基层。”该县车改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会运用大数据技术调配车辆,平台电脑能显示应该哪台车执行任务、行车路线等情况。

基层干部谈车改:下乡多车却少了 车补还不够油费

一些乡镇干部还反映,在平台上申请用车以及在社会上租车,程序多,手续很麻烦,而且不能随叫随走,有些还不能提供正规的发票,极大影响了他们使用的积极性。

对此,2018年7月,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公车改革财政配套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地财政部门研究做好差旅费等现行制度与公车改革制度的衔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相关配套制度。

“建议对地域广、人员多的乡镇多给一些指标。”

一些基层干部提出,可分梯级来开展公车改革,并选取一些试点,按照有利于工作开展、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原则,因地制宜出台相关配套制度。

还要简化购买社会服务流程,培育更多有资质的平台,以发挥市场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降低运行成本,创新车辆提供方式,稳步推进公车改革。

当然,提高基层干部干事的便利度的同时,也不能弱化监管。贵州省某县一位经济体制改革科负责人建议,车改后还是要加强监管,杜绝公车私用、私车公养。

一些纪检机关工作人员也提出,解决私车公养问题要融入到公车改革的大盘子中,加大对各单位财务收支的管理力度,公务出行、维修、保养等必须做好详细登记,车辆费用的报销发票一律严格管理和审计。

来源:2019年《半月谈》第1期 原标题:“车改在基层:‘不适感如何调适”

半月谈记者:向定杰 肖艳 杨静

原标题:“车少了下乡多了,车补还不够油费!”关于车改,基层干部有话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