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极内陆1月1日电(记者刘诗平)在迎来2019年的跨年夜,很多普通的中国人在温暖的家中欢聚,但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的队员却在寒冷的南极为修车而忙碌。
当地时间2018年12月31日早8时至晚18时30分,搭乘5辆雪地车的16名昆仑队队员又在南极冰盖上向中国南极昆仑站行进了100公里,进入海拔超过3000米的南极高原地区。
其间,车队经过了长约30公里、有“鬼见愁”路段之称的冰丘密集区。积雪外加冰丘,行车十分困难,路上颠簸不断。用坐在头车车斗里的考察队员吴文博的话说:“车上下左右地颠,人前后左右地晃,好像一刻也没有停止。”
到达扎营地后,机械师们对车辆进行了例行检查,结果发现一辆带吊车的卡特车减震器已被震坏。9天前,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一辆卡特车就曾出现过减震器损坏的情况。
“没想到这次带吊车的卡特车的减震器也给震坏了。因为‘鬼见愁’冰丘密集区过于颠簸,即使减震器坏了,驾驶员也不易感觉到。”机械师王焘说。
“颠簸的情况每年都不一样,今年‘鬼见愁’的冰丘比往年更加密集,车辆在这种颠簸的冰雪路面行驶,减震器遭到损坏属正常情况,”第5次前往昆仑站的机械师沈守明说,当天上午的冰丘密集区不好走,下午的路段也同样难行,冰雪路面坑坑洼洼,而且是软雪,车跑不起来,还颠簸得厉害。
劳累了一天的机械师们,在高原寒冷的跨年夜,不得不继续忙碌,立即动手修车。
与9天前的修车相比,这次机械师少了,替代的橡胶等配件少了,进入高海拔地区后大气中的氧含量少了,夜晚的温度更低了。
当晚,营地生活舱成了临时的加工车间。机械师们和其他一些队员聚集在这里,加工新的减震器。由于上次修车时已用掉了一些替代橡胶,这次找替代橡胶时便多费了些劲。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新闻分析:美国再次登月缘何选月球南极 新华社记者张莹 美国副总统彭斯近日宣布,美国要展开一场21世纪的“太空竞赛”,5年内将美国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并且将选择在月球南极迈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