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家门口的小河如何告别黑臭——广州景泰涌整治回访

2018-12-26 18:01:2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广州12月26日电 题:家门口的小河如何告别黑臭——广州景泰涌整治回访

新华社记者 周颖、高敬

岭南水乡广州,一条珠江穿城而过,上百条河涌交汇其中。这些曾见证这座城市崛起蜕变的河流,如今也见证着一场事关自身命运的战役——告别黑臭。

景泰涌是其中之一。

从黑如墨汁到重回河清水美,景泰涌蜕变的背后是广州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下大气力整治黑臭水体,努力还群众家门口一股清清“涓流”。

“生病”的河流

一条河流可以有多美?

时间拉回到三十年前。广州北部,白云山脚下,清冽的汩汩山泉往低处汇聚,形成景泰涌的源头。河流继续流淌8.5公里,与其他河涌相汇。

“那时河里有鱼,河涌旁边就是成片的农田,很美的一派自然风光。”在白云山脚下居住生活了一辈子的娇姨说。

一条河流能病得多重?

冯敬滔居住的大金钟社区38号大院楼房,距离景泰涌不到3米。自从1995年搬入大院2楼,他家面向河涌的厨房窗户便很少打开。

“气味太臭了,开窗户受不了。又黑又脏的河流上漂浮各种垃圾、树叶,看着也糟心。”冯敬滔说。

原来,娇姨、冯敬滔居住的社区位于景泰涌白云区河段污染最为严重的1.3公里。这短短1.3公里河段,83股生活污水通过排污口直排河涌,造成污染。

事实上,在广州,像景泰涌这样的黑臭水体不在少数。目前,广州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认定的黑臭水体达147条,成为全国整治任务最重的城市之一。

“问诊”景泰涌

景泰涌还治吗,能治吗?

“要让水环境质量与广州一线城市的地位匹配。”广州市水务局副局长李明说,黑臭水体作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不仅要治,还要下大气力治好。

景泰涌沿岸流域人口11万,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达3.6万吨,是景泰涌最主要的污染源。

“尽管两岸此前大部分已实现截污,但流域内污水管网有的是雨污合流制管,部分污水通过排水口直排河涌,影响水质。”广州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张乐凡说。

今年9月,以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为契机,景泰涌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速。补污水管网建设短板、清污分流、清除底泥……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加速推进。

据张乐凡介绍,以白云大道和大金钟路之间1.3公里污染最严重的河段为例,该河段整治实施了清污分流工程,在渠道两岸各铺设1条污水管,完成83个污水排水口的接驳,实现每天超5000立方米生活污水进入污水管,为景泰涌拦住了污染源。

除了工程整治,根据广州市黑臭水体整治综合部署,一系列治水举措也在景泰涌落实。

——河长管好河。包含白云、越秀两区,景泰涌落实三级河长16名,利用广州河长APP对河涌监管,发现并及时处理问题。今年以来,仅白云段的三级河长已累计巡河1951人次。

——既管水里,也治岸上。今年以来,景泰涌流域累计清理“散乱污”场所145家。

治水仍需久久为功

近日,记者在景泰涌白云大道南暗渠出口处看到,河涌水量不大,但水流干净,以往河涌厚厚的黑色底泥已“一去不复返”,站在河边也闻不到难闻的臭味。

经第三方技术力量现场检测,工程实施后,该河段水质氨氮值为0.5至1毫克每升,接近三类水的标准。

景泰涌治理只是广州整治黑臭水体的一个缩影。当前,为大力整治黑臭水体,广州正加快补齐短板。截至目前,今年累计建设完成污水管网3430公里,超过“十二五”建设总和;今年已整改完成4869个问题排水口……

一系列举措也让广州市水质改善取得初步成效。来自广州市水务局的资料显示,目前,147条黑臭水体中,109条整治主体工程已完工,其中35条已初见成效,实现不黑不臭。

治水需久久为功,不能有丝毫松懈。李明说,要让河涌治理成效经得起考验,尤其是南方雨季的考验,城中村治污、问题排水口整改等问题仍要“咬紧不放”,一件一件抓好落实。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