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巨大的生态环保压力,六盘水从20世纪末开始植绿造绿,期间,出台系列政策为林业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六盘水又将保护生态环境的履职情况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对履职不力的领导干部严厉问责。
这些年,六盘水加快推进煤炭去产能及煤矿机械化、智能化改造,降低了对坑木的消耗,造林护林成了林场的主要职能,林场面积也从当初的1.4万亩扩到了5万余亩。
变“伐”为“种”、变索取为保护,花德河国有林场是六盘水林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六盘水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党组成员杨茂说:“要让绿色发展的‘信号灯’亮起来,让绿色成为干部实绩的主色调,让绿色发展指挥棒成为‘杀威棒’‘硬约束’。”
2018年底,六盘水市森林面积预计将达870万亩,森林覆盖率有望达到59%,鸟类超过300种。
“绿”生“金”:将生态要素变生产要素、生态优势变发展优势
“要用底线思维开拓发展境界。”六盘水市市委书记王忠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同时,把生态要素变成生产要素、把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
地处格所河峡谷的盘州市保基乡森林覆盖率达75%,有60多株千年古榕树、18平方公里的枫叶林和7.8平方公里的野生红豆杉。但长期以来,保基却是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贫困发生率在2014年高达52.9%,是贵州20个极贫乡镇之一。
“古树‘活’了能当饭吃。”保基乡党委书记李金平告诉记者,该乡依托当地优质的自然资源,发展以“生态养生、休闲观光、运动体验”为主题的旅游产业。通过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预计到明年可以创造600余个就业岗位,人均月增收2400元。
六盘水市不少像保基这样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也是贫困人口聚集区,通过发展得到了保护。近年来,六盘水市盘活林业发展思路,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索“以树代粮”让生态增值,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
>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18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约谈实施办法(试行)》,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17日约谈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
原标题:中央文明办发布8月“中国好人榜”新华社贵阳8月31日电(记者施钱贵)中央文明办31日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并发布8月“中国好人榜”
原标题:视频|荒唐!男子酒后撒泼竟带着3岁儿子躺马路虽说小酌可以怡情,但如果酒品不好那还是戒了吧。最近在贵州六盘水市街头,这位荒唐的父亲就在酒后差点害了自己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