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一位扶贫干部镜头下的脱贫故事(2)

2018-12-14 11:32: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在进行贫困户精准识别时,有一些边缘户争着想成为贫困户,为了宣传贫困户精准识别的政策,白文军创作了第二部微电影《那一夜》。在影片中,两位村民争着让村干部把自己识别成贫困户,村干部通过详细解释识别标准,令他们明白“贫困户不是谁想当就能当,要看符不符合标准”。

白文军的微电影制作团队由他的同事和朋友组成,大家都是无偿参加拍摄。他说:“我们给工作室取了个名字叫‘正能量工作室’,现在有30多个人,希望通过镜头传播更多的扶贫正能量。”

讲述村民移风易俗的《三张桌子》、展现扶贫干部无私奉献的《大家小家》……白文军从扶贫工作中获取灵感,创作出多部微电影。这些微电影也成为向村民宣传扶贫政策、展现脱贫成果的窗口。

敖特根嘎查的村民们,在看电影的同时,也参与进了微电影的制作。韩文明将自家房子提供出来,作为《那一夜》的拍摄地。“我怕房子太旧,拍出来不好看,想收拾收拾,但是白文军说原生态的样子才最真实。”韩文明说,之前拍电影是房子“参与演出”,下次自己也想演个角色,展现村里脱贫后的新面貌。

敖特根嘎查通过黄牛养殖、光伏扶贫、生态扶贫等途径,从2016年至今累计脱贫36户,目前贫困发生率降至1.6%,年底将实现脱贫摘帽。

白文军用镜头记录了敖特根嘎查的脱贫故事,在村子脱贫后,他的镜头也不会停止。“下一步想拍村民们脱贫过上好日子的微电影,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好故事也想记录到镜头里。”白文军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