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破解民企融资难,“有形之手”如何发力?

2018-12-13 10:00:0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题:破解民企融资难,“有形之手”如何发力?

新华社记者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近期受各方关注,在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时,政府部门的“有形之手”如何发力?他们是怎样搭平台激发民企活力的?记者日前走进山东、广东、北京、浙江等多地了解情况。

各项措施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纾困基金。这些基金一般分债权和股权两类。山东省国资委副主任樊军介绍,山东成立的纾困基金首期规模约40亿元,其中债权基金主要化解上市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风险,股权基金用于上市公司健康发展。

谈起基金对企业的帮助,深圳一家在中小板上市的电子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政府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出手救助,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此前这家公司股票质押触及平仓线,目前深圳市高新投已接手公司股东部分质押的股权,暂时缓解了质押风险。

得到纾困基金的支持后,一些企业也降低了股东的资金杠杆率,让企业经营更加稳健。比如,12月6日晚间,杭州的中威电子、华策影视、华铁科技分别发布公告称,日前与杭州国资相关公司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降低控股股东资金杠杆。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各地方政府直接成立或联合推动相关企业成立的纾困、发展基金总额已达数千亿元,支持了一些处于危难的民营企业。如,北京海淀成立了100亿元规模的优质科技企业发展基金、浙江成立了100亿元规模的浙江省新兴动力基金等。

除了直接“输血”,央行等部门还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帮助企业发债。比如,北京碧水源公司日前成功发行14亿元债券。这只债券最大特点是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交通银行联合创设了信用风险缓释凭证2.5亿元,为这只债券加持信用,消除了投资者的顾虑。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