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怎样破解基层“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北京创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启示录(上)(2)

2018-12-09 17:01:02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权责向基层聚焦 解决“作为”难题

哨声“吹响”后,城市环境得到整治、停车难问题得到改善……一项项城市“痼疾”正逐步破题。从机构改革到下沉执法力量,更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正在形成。

——问题在基层,行政力量也要向基层聚焦。北京动真格“减上补下”,防止“头重脚轻”。西城区核减区直部门208个行政编制,补充到各街道;东城区在3个街道试点将原有街道的25个科室4个事业单位改革为“8+4”模式,增强了街道工作效能。

在治理重心下移的过程中,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西城区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进千门走万户”行动,西城区委书记卢映川介绍,截至三季度,全区近5000名党员干部参加,走访10.6万次,收集各类问题建议5万余条,已解决3.8万件,解决率约76%。

——“条往块上走”解决“难作为”。不少基层问题处置难,背后是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水土不服”。基层干部表示,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因“九龙治水”长期难以根治。

而“吹哨报到”,重点是形成条块合力。朝阳区三里屯北三里附近的百米小巷,曾因噪音扰民、环境脏乱差被称为“脏街”,随着三里屯街道工委的“吹哨”,治理开墙打洞、拆除违法建设、绿化美化环境。曾经的“脏街”变为生机盎然的靓街;解决乱象、强化管理、着眼提升,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的三声“哨响”,唤来城管、环保、交通执法等部门共同施治,让喧嚣嘈杂之地重回宁静安然。

——“有责就有权”激发“能作为”。“吹哨报到”的一个重点是从制度上为街道组织赋权。北京出台《关于党建引领街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实施方案》,明确加强党对街乡工作的领导、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基层考核评价制度等14项重要举措。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