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2月9日电 题:杨柳青青依旧,今朝景色更新——访千年古镇杨柳青
新华社记者郭方达、黄江林
运河穿城过,古镇草色新,千年画乡杨柳青自传统中浸润出与众不同的颜色。40年斗转星移,这个沉淀千年的小镇,用别样的风姿讲述了一个历史与现在碰撞而出的改革“新”故事。
千载年画“新”潮流
“先有杨柳青,后有天津卫”,杨柳青镇依运河而兴、因年画闻名。
古时繁盛的商业文化孕育了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的杨柳青年画,借助年画的传播,早在明清时期,“杨柳青”就蜚声海内。
现今,年画依然是杨柳青最亮的一张名片。漫步在画坊林立、胡同交错的古镇里,沐浴着冬日暖阳,时光仿佛走得很慢。
不过在68岁的霍庆顺看来,“40年就是一眨眼”。因为这4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这座以年画而闻名的千年古镇而言,恰似一瞬。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绘制了60多年的年画,而他所在的玉成号画庄也有着近百年的历史。
“虽然在新的印刷技术冲击下,杨柳青的木版年画曾一度衰落。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画等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越来越被社会关注,这些年得到迅速复苏和发展。”霍庆顺说。
杨柳青画社展示部经理高谦告诉记者,传统类型的年画销售正在趋于平稳,而相关的文创产品市场体量逐渐增大。
记者在一家店铺内观察发现,印有年画图样的鼠标、U盘等各类商品,成了游客的宠儿。该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年画通过这类新载体,有了更好的销售表现。
数据显示,西青区共有年画从业人员2000多人,年画作坊72家,年画衍生品创作研发16个类别182个品种,年销售额5000余万元。
新华社西安9月12日电(记者李一博)由西安演艺集团旗下西安话剧院创作排演的话剧《柳青》11日晚在西安首演,该剧紧扣作家柳青人生几个重要转折点,以点带面展示了他深入生活、扎根基层,为人民抒写的高尚情操
大革命兴起后,柳直荀按党的要求,到湘潭等地开展农民运动。1926年7月,北伐军攻占长沙,柳直荀当选为新成立的省政府委员,并任省农民协会秘书长,为推动湖南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