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喜事变“赛事”,婚俗改革给不良风气踩刹车

2018-12-06 19:31:04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题:喜事变“赛事”,婚俗改革给不良风气踩刹车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许晋豫 吴剑锋

民政部近日要求,全面推进婚俗改革,倡导简约适当的婚俗礼仪,进一步给不良风气“踩刹车”。群众对此拍手称赞的同时,基层干部、专家认为,推进社会风气好转,不仅要靠软性教育、更要有刚性约束,“软硬兼施”推动婚俗改革,促进乡风文明。

互相攀比 喜事变“赛事”

天价彩礼、互相攀比、大操大办导致喜事变“赛事”,很多群众对此深恶痛绝,但受人情社会、经济利益等因素影响,大多数人选择随大流,有苦也难言。

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刘沟门村的马文财2016年给大儿子成婚时,女方“一口价”要20万元的彩礼,加上金银首饰、办婚礼共花去30多万元,而2012年当地彩礼也就六七万元。彭阳县是贫困县,马文财作为养牛大户都难以应付,而普通家庭“一婚倒退20年”毫不夸张。

宁夏高价彩礼并非个例,山西部分农村的彩礼达到“图吉利”的18.8万元,河北等地还有“万紫千红一片绿”(一万张5元,一千张100元和若干张50元)的说法。对此,马文财见怪不怪,他说,天价彩礼都是互相攀比造成的,攀比一旦形成风气,大家很难从中抽身。谁要的彩礼少了,反而会被别人议论。

除了比彩礼,不少地方结婚还要比排场。福建部分地区习惯在喜事前后分别开设“破柴头”和“破柴尾”宴席。当这一习俗遇上“重人情、好面子”的闽南人时,铺张浪费便时有发生,“你开30桌,我为面子肯定要开50桌。”当地一位社区居委会主任表示,攀比之下,一些经济能力较差的家庭只能硬着头皮上。

在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塔头刘村党支部书记刘永进看来,喜事变“赛事”背后,是不断被破坏的乡风文明。“有的村民底子薄,为了顾面子借钱操办,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他说,除了经济负担外,大操大办造成酒风盛行,由此带来的口角矛盾、打架斗殴甚至酒驾等同样让人头疼。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