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12月2日电 题:大凉山邮路变迁记:从马班邮路到无人机运邮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从艰苦的马班邮路到摩托车、货车运邮,从无人机运邮到邮政快递助力农特产品走出去。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大凉山区经历了不同寻常的邮路变迁,邮路,已经从单纯的邮件传递,变成了老百姓的脱贫路、致富路。
悬崖村飞来无人机送货
一架满载报刊和快递包裹的无人机在邮政工作人员的操作下,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悬崖村脚下起飞,半小时后,飞抵悬崖村所在的山顶。
地处大凉山区的悬崖村,因为偏远闭塞、贫穷“出了名”。以前村民上下山靠绳索攀爬,路途艰险不说,单程要用两三个小时。今年1月,昭觉县邮政开通了悬崖村无人机邮路,将原先两、三个小时的步行邮路缩短为半小时飞行。
悬崖村驻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说,两年前,政府出资为悬崖村加固了钢梯。去年7月,又开通了昭觉县至悬崖村的邮路,并在悬崖村上设置了村邮站,安排了一名代办员,开通了函件、包裹、印刷品和汇兑等业务。
“今年以来,悬崖村卖出蜂蜜400余斤、核桃500余斤、花椒30余斤,通过邮政寄递,帮助村民脱贫增收。”帕查有格说。
壑大沟深,是大凉山地区的典型地貌。这里的盘山公路崎岖坎坷,国道公路边就是悬崖深渊,不少村落位于“仰望时帽子都会掉”的山崖上。
“在大凉山区,与传统投递方式相比,利用无人机送报刊和小包裹,在投递成本、安全和效率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昭觉县邮政公司经理阿俄友尔说。
据介绍,凉山州目前已开通6条无人机邮路航线、覆盖6个乡镇及建制村,从今年3月试点至今,已经飞行826架次、总里程2016公里、运送各类邮件2000公斤。
乡邮员任成水用“铁脚板儿”踩出了山里山外的“心灵邮路”;大山的儿子王砚香把商店“背”进山沟沟里;“70后”卫生院院长王金辉带领全院医务工作者进山下村巡诊;村党支部书记张进刚十几年如一日带领村子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