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满洲里11月30日消息(记者冯志远 见习记者唐国荣 瞿文斌)冬季的满洲里是寒风和低温的肆虐场,常年零下三四十度的气候十分考验基层一线工人的毅力。今天早上天还没亮,铁路工人宋波就已经像往常一样抬着探伤工具在铁轨上开始工作。今年41岁的宋波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海拉尔工务段满洲里探伤工区工长,由于他和他的妻子王文慧都是负责铁路探伤工作,被这里的居民称为“夫妻神探”。目前,夫妻俩在管辖的11公里线路的2万多根轨枕上,多次及时发现设备重大安全隐患,满洲里国门大通道已实现安全生产24000天。
宋波在对铁路破损状况进行鉴定(央广网记者 冯志远 摄)
从满洲里站到国门,有10余公里的铁路线,这是中俄铁路货物运输的唯一通道,来往于中俄两国之间的原油、煤炭、集装箱班列等都要从这条铁路上运输。经由国门的火车头和钢轨的安全关系着国门口岸大通道的畅通与繁荣。宋波和妻子王文惠,就负责这段“特殊通道”的铁路设施探伤任务,共同保障每一寸出境通道的安全。
据宋波介绍,铁路钢轨由于受列车车轮碾压,经常会产生一些病害,特别是在极寒天气下,金属热涨冷缩更为明显,如果钢轨损伤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引发断轨事故,对口岸跨境列车的运行安全带来影响。而他就负责对俄口岸站钢轨的探伤工作,在肉眼无法观测到的金属内部,通过超声波寻找蜘丝马迹,及时准确发现各种钢轨病害,并采取整治措施,夫妻俩也是国门神探。
铁路探伤工对铁轨进行检测(央广网记者 冯志远 摄)
据悉,探伤工作技术性强,要通过声波对钢轨进行扫描,然后根据显示屏上的波形振动幅度,来判断是否存在裂纹、砂眼等缺陷。宋波已经从事了20多年的钢轨探伤工作,从最早的手杖式探伤仪,仅依靠听取钢轨反射的报警声来判断钢轨内部伤损的笨法子,到现在使用新型探伤车,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超声波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的数字化设备,宋波见证了中国铁路探伤的发展。
妻子王文惠是为出国机车内部设施探伤,分为内部检测和外部检测两种,戴上护目镜,操作紫外线光灯,利用磁粉和超声波,对机车车钩、吊杆、柴油机传动轴、万向轴等零部件探伤,能够排除断轴,崩轮的危险。王文惠说探伤工作就像是给设备做B超,细如毫米的裂纹都能够准确找出,保证了机车的安全运行。和宋波推车探伤不同,机车探伤的零件多,王文惠常常要猫着腰工作几个小时,十分辛苦。
昨天,记者从市交通委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协同处获悉,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将有新规划,其中北京段的货运通道功能拟绕出北京。随着新机场明年投入使用,新机场高速、新机场北线高速预计明年6月实现贯通
10月中下旬,本报部署开展“来自壮乡千里边境的报告”全媒体采访活动。报道组采写的现场见闻稿件、图片、音视频,通过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和广西新闻网发布,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新华社喀土穆11月12日电(记者马意翀 赵海军)新华社记者从中国第14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获悉,历时三周,工兵分队11日成功打通了前往迈拉山区格洛基地的重要交通补给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