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11月27日电(记者刘智强 崔宇)2018年11月11日 星期日 天气:阴转小雨
五德镇有个村叫大鸡公村,我却经常叫成“大公鸡村”,总会引发干部们哈哈大笑。今天,正好有机会搭乘包村干部曹跃刚(老曹)的顺风车去大鸡公村看看。
一大早,还睡眼惺忪的我便起了床、上了车。山上的雾气很重,能见度较低,走在路上,有种细小水珠拍打在脸上的感觉。
为了让我更好地了解村里的脱贫产业,老曹多次停车、驻足,告诉我哪个是他们种植的木瓜,哪个是玄参,哪个又是黄精。在他看来,一个个效益高、扶贫效果好的产业接连出来,群众脱贫致富算是真的有了盼头。
进村后,我跟随老曹来到村委会,发现在办公室的人都还在忙着做材料。老曹告诉我,其他的人去走街串户了。随后,我便同几个干部坐下攀谈起来。
“基层工作,首先要学会跟老百姓打交道。”刚到大鸡公村3个月的扶贫干部冯海鸥首先挑起了话头,她说:“我们要用他们能理解、能懂的方式去讲政策、做工作,要真正为他们着想。”
“对,基层工作一定要做到位。”老曹接着说,“干部真心诚意,才能换来老百姓的满意,我们心里也踏实。”
说着,老曹掏出手机给我看:“瞧瞧,我们帮每个村小组都建了微信群,大家经常在里面聊天交流。”
他告诉我,自从水泥路修好后,留在村里的村民们也开始自觉维护起来,经常打扫卫生,“我们把村里打扫完后、干净整洁的样子拍下来发到群里,那些在外打工的老乡看了又是点赞,又是感叹。”
吃完午饭,我便同老曹和冯海鸥一同去探望几家情况特殊的农户。
“邦斌,邦斌。”还没进院子,老曹便喊起了勾邦斌的名字,只见勾邦斌的妻子徐明芹开门迎了上来。由于今年6月份干活时脚趾受了重伤,至今还在养病。
我们刚坐定,徐明芹便从里屋提着一小袋子瓜子送到我们眼前。
“现在政策好,我这脚伤一直在石阡县医院诊治,没花多少医药费。”勾邦斌眯着眼睛笑着说。
老曹告诉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医院看病,医药费能报销90%以上,还有民政补助。
徐明芹则边看电视边看我们,偶尔插上几句。她笑着说:“大儿子当兵了,老二也让政府给培训学习了挖掘机,去广州打工了,我现在是护路员,哪个也不闲着。”作为精准扶贫户,这一家人过得有滋有味。
今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76岁的吴兰贵,尤其是他家二楼栅栏和房梁上挂满了玉米,金黄灿灿。
吴兰贵是位独居老人,由于情况特殊,干部们给了他更多关心与照顾。冯海鸥告诉我:“虽然年纪大了,但精神头却足,地里可是种满了庄稼。”
“空闲的时候,我就坐在椅子上看看电影。”说着,吴兰贵还乐呵呵地从储物盒里掏出不少光盘。
冯海鸥说:“看到他老人家这样,我们心里也踏实。”
天色渐晚,最后探访的是勾定春家,过去一直做点小生意,但父母身体不好,再加上妹妹上大学需要钱,前几年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勾定春说:“如今妹妹大学毕业,生活负担没那么重了,生活越来越好了。”
临走时,勾大娘捧起桌上的花生大把大把地往我们口袋里塞,拦也拦不住。当时那个情境,至今回想起来,总感觉心里暖暖的。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题:金秋田头看农事 丰收村里话丰收 新华社记者 向志强、杨绍功、吴慧珺、陈尚营 广西象州,糖蔗还在最后剥叶;安徽潜山,水稻已经一片金黄;江苏宝应,大闸蟹刚刚开始上市
新华社昆明10月12日电(记者白靖利)一栋栋两到三层的民居错落有致,与平整的村组道路和葱郁的花草树木相得益彰。秋日阳光里,元龙村中的民族团结广场上,群众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聊天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