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1月22日电 题:“醉美”的河流 世界的漓江——广西桂林漓江唱响生态文明建设强音
新华社记者刘伟、夏军
广西桂林漓江有着“山水甲天下”的美誉,秀美的风光令人沉醉。
日前,记者再访漓江,江面上游轮、排筏络绎不绝,碧浪层层打来,不少河段清澈得可见河底水草,不时有白鹭在江边飞起飞落。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较早面向世界开放的风景名胜区,漓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尤其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坚守生态底线,探索可持续发展方式,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保护好这条绝美的河流。
“醉美”的河流
漓江宛如一幅完美的中国山水画。1000多年前,唐代诗人韩愈曾赋诗描绘漓江美丽的自然风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上个世纪70年代,漓江沿岸出现一些工厂,工业废水直排入江,清澈的漓江水曾遭受污染。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当地努力处理好发展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漓江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桂林市先后关停、搬迁了60多家污染企业,切断了漓江的污染源。经过努力,漓江的污染带逐渐消失。
改革开放后,桂林接待旅游人数持续增长,从1980年的180万人次到去年超过8000万人次,游客大增以及城镇化加速,使漓江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守生态底线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各级党委、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保护漓江。
“这些年漓江水清了不少,白鹭也越来越多。”40岁的筏工陈徐文说。
桂林市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漓江桂林市区河段水质连续3年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水质标准。
> 央视网消息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桂林市坚持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科学保护漓江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绿水青山中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路
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桂林在实践中交出答卷:贯彻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保护漓江为核心,改善生态、发展经济、惠及民生,让自然与社会同进步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题:让农民工不再“年年讨薪年年难”——透视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变迁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邬慧颖、黄浩苑 改革开放的40年见证了南来北往的打工潮,也品味了千千万万农民工的酸甜苦辣
新华社长春11月22日电(记者徐子恒)记者从长春市实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暖流计划”宣传活动中获悉,2018年该计划预计直接或间接惠及城乡居民966万人次,实现总增收70.6亿元,人均增收73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