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孟含琪:无悔的选择

孟含琪:无悔的选择
2018-11-07 06:56:01 新华网

孟含琪:无悔的选择

孟含琪(左)采访“天眼之父”南仁东家人。

  【演讲稿】无悔的选择

科学是对理性的诠释,是从万千个选项中找到最优解。

作为一名科技记者,这些年我在采访中却发现,面对更丰厚的薪水、更舒适的生活、更好的科研环境,很多科学家却作出了看似并不“理性”的选择。

这是为什么?他们的选择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1952年,有位青年人正在实验室里带着学生做化学实验。那时候东北人民大学,也就是如今吉林大学的前身,刚刚成立化学系,实验器材紧缺,几乎就是一穷二白。但是他和同事们因陋就简,用像卖肉案板一样的桌子拼成实验台,拿废旧的墨水瓶做酒精灯。

他是中科院院士唐敖庆,中国量子化学之父。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他婉拒导师的百般挽留,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有人曾评价,如果唐敖庆继续留在一个固定领域坚持不懈地研究下去,将会取得更高的荣誉,甚至冲击诺贝尔奖。可是,面对祖国的需要,他只说了一句:“我服从组织分配”。

作出这样选择的不止唐敖庆一个人。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徐如人受过唐院士的指导,毕业时他负责学生的分配工作,但他响应国家号召,自己把自己从温暖的黄浦江畔,分配到了寒冷的东北,从此就是一生。

时间回到当下,徐如人的爱徒,中科院院士于吉红,面对一些高校开出的优厚条件,她却说,“我听老师的”。直到今天,她还和恩师一道留在吉林大学。

唐敖庆、徐如人、于吉红,三代院士,一份传承。那个墨水瓶做的酒精灯,至今已经成为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院徽的组成,它燃烧着一份久久不熄的赤子情怀。

有人说,创业能到北京不到长春,能到长春市不到吉林市。但他说,越是偏远艰苦的地方,事业发展的空间越大。

远在郊区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食堂里,经常有一个中年人“混”在学生堆里吃饭。简单扒拉几口后,又赶回实验室做实验。常常加班到深夜两三点,困了,摊开放在实验室的铺盖卷,倒头就睡。

他是“国家千人“杨春才。2015年他从美国回来后,一直这么生活。看他这样,很多人窃窃私语,这肯定是在美国混不下去了,才跑回来。

其实,杨春才很牛。他研发的化学生物传感器项目在美国获过重要奖项。虽然科研工作一样辛苦,但他每天都能陪伴家人,每个月也能抽出时间出去走走,打几次高尔夫球。

可他认为,跟个人赚钱比起来,带动祖国经济发展,那才是真的牛。于是他只身一人回到吉林,将研发方向瞄准了国家需要的高性能纤维的相关产品。年过半百的他像年轻人一样玩命,不但不觉得辛苦,还很享受。

他是个敢说话的直肠子,每每批评学生,总会说:“人如果闲着,和猪有什么区别?”他也是个内心细腻的人,虽然没见过黄大年,但是他却很了解黄大年的事迹,几次提起都眼含泪光。

杨春才的微信名叫“杨家将”,他告诉我,无论是杨家将还是黄大年,面对选择,都保持一颗为国尽忠的赤胆忠心。他说,“我,亦是如此。”

南仁东,“中国天眼”之父。2017年9月15日,也就是“中国天眼”启用一周年纪念日的10天前,南仁东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享年72岁。

很多学生对他的评价是:“他就是为天眼而生的。”单单为了选址,他就用了十一年,几乎踏遍了中国西南山区所有的洼地。

虽然南仁东老师生前,我没有采访过他,但在去年9月,我走进了他的家乡辽源,想听听他的家人讲讲这位中国天眼之父的故事。

但我从他家人口中听到最多的话却是:“我们不了解他”。

因为工作太忙了,南仁东很少和家人团聚,就连春节中秋都几乎在工作岗位上。

为了节省时间,他几乎靠泡面充饥,家里堆满各种过期食品。让我最难忘的故事,就是他一次回辽源,弟媳给他做了一顿饭,他吃的像个孩子一样,狼吞虎咽的。家里人看不过去,问他,“你都是这么大的科学家了,也不缺钱,干啥总在山沟里折腾,值得吗?”

他突然停下筷子,陷入沉思,说:“值。值。值。”

在场听故事的我们,无一不为之动容。就是这样一个打扮的像农村老头一样的人,用自己生命最后的20年,换来中国探测水平向前迈进一大步。

一次次的选择造就了你我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我们也如点滴水珠汇入历史的江河。从唐敖庆、杨春才、南仁东们的选择背后,我看到的是,他们的信仰、风骨和赤子心。

历史如果是江河,他们的精神便是河床,改变着流水的方向。一个国家有着一代代、一批批像唐敖庆、杨春才、南仁东这样忧国不谋身的科学家,他们怀揣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之情,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拥有他们,是我们国家的幸事。

能够记录他们的故事,是我作为记者,最大的幸事。

  (孟含琪新华社吉林分社记者。长期负责科技领域报道,采写了一系列科技成果报道,曾报道多个科学家典型人物,代表作品有《从蒋筑英到黄大年——透视科技报国精神传承之“吉林现象”》《“黄大年”: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等,其中《当除夕夜万家灯火,这对老夫妻还在实验室坚守》获得新华社总编室表扬稿。)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