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大山的儿子,钢铁的脊梁——记火箭军某工程旅副营长沙子呷

大山的儿子,钢铁的脊梁——记火箭军某工程旅副营长沙子呷
2018-11-06 16:36:01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题:大山的儿子,钢铁的脊梁——记火箭军某工程旅副营长沙子呷

张选杰、李兵峰、张佳璐

暮秋时节落寒霜,万木尽染绿红黄。在一座寂静巍峨的大山中,岩层之下呈现一番火热场景:高大的凿岩车轰鸣、装载机来回穿梭……一群导弹工程兵正在鏖战,抓紧打造一个“藏得住、打不着、抗得住、摧不毁”的阵地工程。

“我是大山的儿子,它给了我生命的滋养,教会了我坚韧与顽强。”正在施工坑道一线指挥的火箭军某工程旅副营长沙子呷说,“我注定与大山有缘,现在和战友们在大山里安家、奋战。”

沙子呷出生在四川凉山一个彝族家庭,从小在大山里长大。上学时,需要翻山越岭。平时放牛放羊,也是在大山的怀抱。他说:“那时,望着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我曾经无数次憧憬着大山外的世界。”

“2002年12月,17岁的我参军入伍,以为自己终于可以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了。”沙子呷回忆起刚参军的时候,笑着说:“没有想到,新兵下连时,我们又全部被送进了大山深处。”

沙子呷所在的部队是导弹工程部队。为了建设能打胜仗的地下工程,这支部队常年奔波在外,钻深山密林、赴高原戈壁,与大山为伍、与岩石为伴,被誉为“为导弹筑巢的人”。

虽然走出大山的梦想破灭了,但面对神圣的使命,他决心在大山里扎根。其实,除了环境艰苦、孤独寂寞外,对于沙子呷这些导弹工程兵来说,更要经常面对塌方等危险。

当兵第一年,沙子呷第一次遇到塌方。处理完安全隐患后,不少新战士都不敢进工地了,他第一个拿起工具,爬上作业面,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其他人在他的带动下,也都重返了岗位。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