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父亲挣扎过,但没用,直到去了教培中心,才意识到自己对校园如此渴望。”到了教培中心,布威热则耶和其他学员一起上课,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和法律知识,课余还参加文体活动,并且系统地掌握了缝纫制衣技能。“中心为我们请了最好的老师,讲得很细致,还有医疗室、心理咨询室。”她说。
谈到现在的工作状态,布威热则耶露出了笑容。她说:“以前老公做机修工收入很不稳定,又不让我工作。现在我们两个都在培训中心学到了技能,还解决了就业,住在政府建设的周转房,家里没有负担了。”每天清晨,她会骑车送女儿去上幼儿园,傍晚接孩子回家做饭,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喀什深圳工业园区内,作为喀什市教培中心第一批毕业生的穆科代斯·艾尔肯已经是车间里的熟练工。她告诉记者:“培训中心更像是我的另一个娘家,我经常想回去看看,很想念那里亲切的老师和同学,大家就像亲人一样。”
“新疆社会环境发生明显变化”
10月初,喀什市乃则尔巴格乡前进村的阿不都内比·阿不都热西提从教培中心顺利毕业,很快就要回到他原来的通讯公司上班了。
妻子回忆,曾经的阿不都内比不允许自己外出工作,要求她蒙面罩袍。而在进入教培中心后不久,他便主动告诉妻子,“你要上班、要学普通话,只有这样才能在家里和社会上都有地位。”
回到家中后,父母印象中那个懒散的阿不都内比不见了。“他生活习惯变好了,早起打扫卫生,对生活更积极,变得更孝顺了。”说起儿子的变化,父亲眼眶闪着泪光。
喀什市教培局副局长米吉提·麦合木提说:“教育培训的初衷就是帮助学员更好回归社会生活,让他们通过学习普通话、法律,掌握一项实用技能,力争实现在校学习与社会就业间的无缝衔接,使毕业学员就业有岗、致富有门。”
新华社广州5月20日电(记者李雄鹰)坐西向东,三间两廊格局,建筑面积216平方米,这便是位于广东佛山高明区杨和镇圆岗村的罗志烈士故居。 罗志,原名罗长生。罗志11岁时随叔父到吉林长春读书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15日电(记者杜刚、刘兵)4月中旬,天山北坡迎来春天迟到的脚步,乌兰旦达盖沙漠中成片的蛋白桑林开始吐露新绿。桑林的主人刘吉发和工人们忙着给桑树剪枝松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