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1月5日电 题:朝东岩绝壁引水记
新华社记者谭元斌
二三百米高的悬崖之上,一根缆绳一头连着崖顶的吊车,一头连着用钢条焊接而成的简易吊篮,吊篮里载着两名工人和水管、发电机等物资。
吊车启动,吊篮凌空下降逾百米,晃晃悠悠地靠近峭壁间的一个岩洞时,两名工人小心翼翼地把吊篮里的物资往洞口转移……这是近日发生在鄂西千仞绝壁朝东岩的一幕,一项惊险的引水工程正付诸实施,两名工人搬运的物资皆为施工所用。
南北长约万米、高100米至400米不等的朝东岩,是国家5A级景区恩施大峡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朝东岩下方,坐落着人口3000余人的田凤坪村,这个隶属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乡的山村,为恩施市19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在田凤坪村村民的记忆中,缺水是祖祖辈辈田凤坪村人心里的痛。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水源,只能“靠天吃水”。每年10月到次年3月,当地降水少,只要连续干旱个10天左右,村民就会“吃水难”。
为解决吃水问题,田凤坪村人想尽了办法。比如三五家一起挖堰塘蓄水。辛辛苦苦蓄上的水万分宝贵,为了防止有人夜里“偷水”,村民睡觉前甚至要跑到堰塘前故意将水搅浑。
堰塘蓄的同样是雨水,干旱时坚持不了多久。实在没水吃了,屯堡乡政府就用洒水车送水,一天送个几车水到有水池的农户家里,其他村民都过来挑水吃。“一天只能挑3桶,还要排队。”村民杨芳珍告诉记者。
供水量虽少,但至少有水可用。只可惜乡里的洒水车仅此一台,还承担着保洁的任务,忙不过来的时候,村民便只能依靠“自己解决”。
怎么办?大家只好开着三轮车,用50斤装的大水壶到6公里外的清江运水。就这样,大水壶、蓄水池成了家家户户的“标配”,村民之间“借水”也成了“家常便饭”。
近些年,恩施大峡谷景区高速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吃上了“旅游饭”,端上了“金饭碗”,而田凤坪村却由于缺水而面临发展的瓶颈,许多农家乐甚至被迫停业。
解决吃水问题,由此成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
2014年、2015年,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田凤坪村苍坪组、水井头组村民的吃水问题先后得到了解决,但是田凤坪村朝东岩组、青树脚组、大坪组的183户村民约780人苦于没有好的水源,仍然面临“吃水难”。
哪里有水呢?今年2月,村民在朝东岩半腰岩洞里发现了水源!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支两委随即在争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决定从朝东岩岩洞引水。
10月12日,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和之前进洞的村民组成探水队,依靠绳索降至岩洞,进入洞中做引水的前期工作。
垂直的崖壁上,“贴”着一些生命力旺盛的小树和岩白菜。一条绳索从天而降,绳索上端系在崖顶的一块巨石下,下端直达崖底。探水队员坐在一块滑板上,像“蜘蛛人”一样沿着绳索缓缓滑行。
“绳子有百把斤重,手得用力提起来,回去手臂一个星期都不舒服。”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屯堡供电所电工杨文清说。
岩洞距离崖顶逾百米,树枝、山风、内陷的崖壁,都是探水队员不得不面临的挑战。屯堡乡财政所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罗方宇在下降的过程中,撞到岩石受了伤。
经多方筹备,10月28日,引水工程正式开工。
从洞口到水源地,全是乱石堆,高低不平,湿滑不稳,1000米的距离,工人们抬着发电机、水管等物资,打着矿灯照明,进出一趟要花近3个小时。
在一个岔洞的底部,一泓清泉兀自流淌。洞壁陡峭,没有落脚之处,工人们依靠一根软梯艰难上下。
经多方努力,10月31日17时许,朝东岩下,一股清泉从水管中喷涌而出。
“我们将建一个300立方米的大水池,并通过管网将水引到每一户村民家中,争取过年之前让缺水的村民都能吃上清甜的山泉水。”田凤坪村党支部书记杨流祥说。
长期困扰田凤坪的缺水问题,将彻底解决。杨芳珍说,这“给子孙后代造了福”。
新华社西宁1月14日电 题:“藜麦老汉”代存忠脱贫记 新华社记者 王金金 隆冬时节,皑皑白雪覆盖着高原。围着炉火,代存忠和妻子烧好一壶茶、打开电视收看节目。“我怎么都想不到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