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解读土壤污染防治法:“最强”法律保障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3)

2018-10-30 08:31:01    法制日报  参与评论()人

严惩重罚违法行为

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惩,是此次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最大亮点之一。谈及为何要从严设立法律责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副处长李慎秋介绍说,主要出于多方面的考虑:“首先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决策,对违法行为严惩重罚,突出一个‘严’字。其次,是采纳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回应社会关切。此外,这也是和已有的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相衔接、相协调。”

值得一提的是,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对出具虚假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等报告,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对单位予以永久禁业,对有关责任人员禁业十年;构成犯罪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终身禁业;与委托人恶意串通的单位,还应当与委托人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连带责任。对严重的土壤污染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这主要是考虑到这种违法行为的严重性。为了体现过罚相当原则,在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有必要规定终身禁止。”李慎秋指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效果评估等活动专业性很强,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从事这些活动的个人的专业能力和诚信程度。由于法律目前对这些人员没有实行资质管理,只规定要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不能吊销其资格证书,所以只能通过禁止从业的处罚,达到让违法者不能再从事这些活动的效果。

此外,规定禁止从业还可以起到震慑和警示的作用,发挥法律预防违法犯罪的功能。同时,对出具虚假报告的违法行为进行严惩,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有利于发挥法律的引领和教育功能,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的生动实践。“而且,这也是借鉴现行法律一些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比如,资产评估法和食品安全法等都作了相似的规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慎秋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