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退耕还林20年 荒山秃岭都不见 ——来自延安的报道

2018-10-25 18:56: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西安10月25日电(记者姜辰蓉)“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纵横的沟峁中、光秃秃的山梁上风沙漫布,曾是陕西延安给人们的印象。然而,对近些年来过延安的人来说,眼前的景象完全颠覆:哪见荒山秃岭?触目皆是青山。

  记忆中的荒山秃岭

在延安市吴起县南沟村,53岁的闫志雄坐在自家小院中,讲述起20多年前的景象。那时候,这些山几乎都是秃的,去山上种地,一棵能遮阴的树都找不到。

一刮风,黄土、沙尘遮天蔽日。山扛不了风,地保不住水。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常常连播下的种子都收不回来。“下一场山水褪一层泥,种一茬庄稼剥一层皮,村里人每家种几十亩地,却还可能饿肚子。”闫志雄说。

“山是和尚头,臭水沟里流。”这是老百姓对那时延安山水的比喻。资料显示,20世纪末,延安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88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黄河泥沙2.58亿吨,约占入黄泥沙总量的六分之一。

56岁的柴继军是延安市甘谷驿镇何家沟村村民。回忆起过去的苦日子,柴继军说:“每年三四月风沙季,风沙大得眼睛都睁不开。”

1999年,中央启动退耕还林政策,延安人从“兄妹开荒”变为“兄妹造林”,这为黄土高原上的延安带来了绿色转机。

艰辛努力逆转生态

退耕还林20年,延安共完成退耕还林1077.46万亩,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46%提高到2017年的81.3%。

气象资料显示,退耕还林后,延安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从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7年的313天,入黄泥沙量从退耕前的每年2.58亿吨降为0.31亿吨。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