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5日电 题:大漠深处牧家乐
新华社记者李仁虎、王雨萧
清晨七点,太阳刚露头,微光中的沙丘披上一层迷人的青蓝色,巴丹吉林沙漠在一片静谧中苏醒了。
40岁的阿拉腾格日勒推开院门,伸着懒腰走到驼圈旁,将十几峰母驼依次牵到空地处,开始挤驼奶。
天色越来越亮,一轮红日从沙丘身后喷出,阳光泄在山脚下的巴音淖尔湖,湖水如镜子般反射出湖边的沙丘、芦苇和6间土坯房。这6间土坯房是阿拉腾格日勒的家,也是巴音淖尔湖周围方圆十几公里唯一的人家。
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在这里,沙丘起伏的曲线陡变成高耸的沙山,碧蓝的湖泊散落在沙海间,这仿若与世隔绝的沙漠深处,却有一座小村庄,独享着沙漠的辽远与静谧。
阿拉腾格日勒是阿拉善右旗雅布赖镇巴丹吉林嘎查(村)的牧民,这个嘎查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面积31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却只有27户94人,他们分散居住在沙漠湖泊周围,过着快乐的牧家生活。
阿拉腾格日勒一家以养骆驼为生。他将早晨挤出的驼奶发酵成酸奶,攒够100斤后,开车运到140多公里外的驼奶加工厂出售。“出一次沙漠开车要4个小时,没法天天运鲜驼奶出去,只能发酵成酸奶,半个月出去一次。”他告诉记者。
挤完驼奶,阿拉腾格日勒把骆驼放出去觅食,自己则开始享受劳动后的清闲时光。在家看会儿电视,或者用手机聊聊微信、刷刷短视频,风光互补发电设备的使用和移动通信信号的普及,使大漠深处的牧民与外面的世界保持着同一节奏。
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但阿拉腾格日勒更喜欢沙漠里的纯粹安静。“沙漠的生活很简单,没有城市里那么多嘈杂的东西,养养骆驼,见见朋友,安安静静也是幸福。”阿拉腾格日勒笑着说。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16日电 题:农牧民赶着黄牛“马”上脱贫 新华社记者李仁虎、张丽娜、王雨萧 绿树掩映,欢鸟时鸣。一袭红裙,满脸欢喜。在黄白花牛旁边走过,包秀梅脚步轻盈,仿佛与美好的新生活翩翩共舞
整齐的街道,宽阔的道路,沿街开着牧家乐,院内搭好了蒙古包,很多人家都有了小汽车……这里是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新村,旅游旺季时,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十年前,这样的幸福生活是村民们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