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会“游”的飞机、会“飞”的船——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三大看点(2)

2018-10-20 18:16: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报告,AG600成功完成水上首飞任务!”首飞机组简短、有力的汇报声音,让首飞现场再度成为欢庆的海洋。

航空工业通飞珠海基地总经理、AG600项目副总指挥赵静波说,水上首飞特别顺利,监测数据与理论计算情况基本一致,标志着“鲲龙”已完全具备水上起降能力,真正成为“会‘游’的飞机”和“会‘飞’的船”。

“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这次验证了水上起飞、空中飞行、水上降落能力,圆满完成了水上首飞重大里程碑科目,在研制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谭瑞松说。

  救援灭火: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用途几何?

汲水快,灭火面积大。船体部分有4个水密箱,滑行中一次最多可汲水12吨,最快仅需20秒;抵达火场时可在距离树梢30米到50米高度投水,单次投水救火可覆盖近10个篮球场大小面积。

航程远、续航时间长。救援半径能达到1500公里,相当于从三亚到我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的距离。飞行速度是救捞船舶的十倍以上,彻底摆脱直升机救援速度慢、腿短等弊病。

高抗浪、海陆用途广。船体还拥有高抗浪设计,除在水面低空搜索外,还可在2米高海浪的复杂气象条件下实施水面救援行动,水上应急救援可以一次性救护50名遇险人员。偏远岛礁、高原湖区,在物资运输等方面都能大显身手……

“鲲龙”丰富的功能用途,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AG600是我国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荣怀说,AG600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对提升国产民机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我国应急救援航空装备体系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助推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会“游”的飞机、会“飞”的船——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三大看点

10月20日,“鲲龙”AG600在水上平稳降落。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为实现和满足多方面的设计指标、功能需求,AG600从2009年立项以来,研制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完成了百余项大型试验、三千余项设备安全性试验,确认了数千个零组件制造符合性项目、数万个制造符合性检查工序。

“按照‘水陆两栖、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设计思路,从立项、设计、各大机体商联合制造,到适航挂签、总装,AG600几乎每一步都是大型特种飞机的尝试与突破。”黄领才说。

相比常规民航飞机主起落架起飞后收至机腹或机翼,AG600由于机体底部为船底外形,机翼为上单翼,因此主起落架只能收在机身层面的整流罩内,AG600的起落架比常规飞机的起落架高度要更高。

会“游”的飞机、会“飞”的船——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三大看点

10月20日,“鲲龙”AG600在水面降落后驶向陆地。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作为国内最高的单支柱起落架,除结构强度要求外,还会产生类似踩高跷问题,重心高就容易不稳。”珠海通用航空研发制造基地设计师程志航介绍,经过三维建模和运动仿真技术,项目团队不断试验攻克难题,最终制造出国内最高、最复杂的单支柱起落架。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元先说,“鲲龙”成功水上首飞,标志着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总体设计、气动结构、航电系统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下一步,AG600将加快研制步伐,尽快进入市场,满足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对大型航空装备的需求”。

  未来可期:大飞机彰显中国航空发展哪些新动向?

运20进行边界极限试验、C919不断试飞并力争尽早适航获批……此次随着AG600成功水上首飞,中国的国产大飞机研发之路继续行稳而致远。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制造”还是“中国组装”?“心脏病”等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航空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和“缺芯痛”仍是中国航空制造业无法回避的问题。

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曾坦言:与航空强国相比,航空发动机是我们的“软肋”。中国飞机呼唤强劲的“中国心脏”,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高端材料等航空“关键技术”亟待强力突破。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此次装配在AG600上的四台发动机,就是国产的涡桨6发动机,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也正在由“基本可用”向“基本好用”迈进。

会“游”的飞机、会“飞”的船——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三大看点

10月20日拍摄的完成首飞后的“鲲龙”AG600。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