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20年艺术经典,见证改革开放壮阔波澜——写在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之际(2)

2018-10-18 19:01:05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艺术节20年筚路蓝缕,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留下了斑斓的艺术足迹。与此同时,4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记忆,也沉淀为艺术节舞台上众多经典作品:《一把酸枣》《长恨歌》《十面埋伏》《生死场》《鹊桥》《国之当歌》《启航》……一大批“中国创作”流光溢彩。

近年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还推动“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发展,吸引“一带一路”沿线32个国家的124个艺术机构加入,在世界艺术版图上将“同心圆越画越大”。

  中外交融:从容展现文化自信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家叶小纲接受委约创作的交响神话《创世秘符》,将担纲本届艺术节开幕演出。叶小纲欲以交响演绎民族精神起源:“生活在当下中国,而不知中国传统文化、远古传说和中国古典精神,犹如漫步一个伟大的博物馆而对稀世珍宝视之不见。感谢这个时代,中国的开放和繁荣,让中国的艺术家能自信、自如地用各种艺术元素来创造作品,并且把它们带到舞台上演出。”

昆曲艺术家张军同样喜悦,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他推向了更大的世界舞台。

2016年,艺术节抛给张军一个绣球——委约他创作当代昆曲《我,哈姆雷特》。谁曾想,这个大胆跨界、融汇古今东西的昆曲“独角戏”,受到国际艺坛热烈追捧,迄今已经去过英国莎士比亚故乡,去过纽约,越走越远。

“中国日益开放,中国艺术家的眼光也越来越宽广了。在面对世界一体化的时候,艺术家可以做什么?我深深觉得,当然可以去演《牡丹亭》《长生殿》,但也可以有另一种选择——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用中国语言来讲好世界的故事!”张军说。

用世界元素创作中国故事,用中国语言讲好世界故事……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正涌现越来越多的青年艺术人才、越来越多的精彩创意。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是一个独创品牌,迄今艺术节已委约71位青年艺术家创作了59部原创作品。这些充满自信、跨界中西的艺术创造,许多都受邀跨国演出。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