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10月17日电 题:“五朵金花”并蒂开——云南大理战贫记
新华社记者吉哲鹏、丁怡全
“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电影《五朵金花》流传半个多世纪后,大理白族自治州又开出了新时代的“五朵金花”——云南省政府日前宣布,全省15个县退出贫困县,其中大理州有祥云、宾川、巍山、洱源、鹤庆5个县。
作为滇西边境片区的脱贫攻坚主战场,大理州根据致贫原因精准施策,同步打好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两场硬仗,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减贫30万人,用广大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了贫困发生率从14.7%降至4.07%,其中5个“摘帽县”就脱贫14万余人。
浇灌发展“定根水”,山里山外一个样
尽管苍山洱海风光旖旎,但大理州的贫穷多藏在游客看不到的深山里。全州12个县市中有11个贫困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乡镇34个、贫困村541个。
究其原因,大理山区面积大,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发,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弱,还有少数群众的思想观念较为陈旧。
“人在崖上走,水在崖下流”,是鹤庆县山区严重缺水的真实写照。多年来,松桂镇中窝村村民只能用土陶罐到山脚下背水喝。
今年五一节前,鹤庆县实施的羊龙潭集中供水工程竣工通水,中窝村等11个村委会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那些见证艰辛背水路的土陶罐腌起了酸菜。
海拔3060米的洱源县牛街乡福田村委会彝族北组,被称为“云端上的寨子”,36户人家中有一半是贫困户,依靠太阳能供电往往是“晴通雨停”。2016年底,一条6公里长的电线架设到彝族北组,全村人都用上了稳定可靠的“致富电”。
> 新华社成都10月15日电 题:“运气最差”的秦发章“时来运转”脱贫记 新华社记者蒋作平、刘坤 “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没运气。时代好,扶贫好,好运从天降临了。”这是贫困户秦发章今昔变迁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