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看到差距的李英门成为村里养猪种茶队伍中的一员。驻村工作组用每户6000元产业发展资金请畜牧局专家为他精选了两头种公猪,安排当地党员养猪示范户罗格罗一点对点教他种猪养殖和配种技术。在乡上的“农民夜校”,李英门还学到了他急需的茶叶种植管理和采摘技术。当年养种猪、种茶叶就给他家带来9600余元收入。
尝到甜头的李英门第二年申请到1万元的产业扶贫周转金,增养了几头肉猪,加大了对茶园的投入,纯收入翻了番。如今,已经脱贫的他劲头正浓,正盘算着利用小额贷款和产业扶持资金扩大种养规模。
庄家坝村村主任俄别英门说,“感恩奋进”激发起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村里近10位“懒汉”已经全部加入乡上的种养专业合作社。
庄家坝村“懒汉”不懒的变化,是马边彝族自治县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据统计,2017年,马边县减少贫困人口666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13.74%下降至10.46%,有5184户贫困户累计获得119.14万元奖金和相对应政策扶持,马边县脱贫步伐进一步加快。
> 新华社成都10月15日电 题:“运气最差”的秦发章“时来运转”脱贫记 新华社记者蒋作平、刘坤 “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没运气。时代好,扶贫好,好运从天降临了。”这是贫困户秦发章今昔变迁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