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我们要坚持立足国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张务锋说。
充足的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中央储备、地方储备联动配合、互为补充的粮食储备体系,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次粮食价格波动中,有效发挥了中央储备粮“压舱石”和地方储备粮“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张务锋表示,未来要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我国粮食供求区域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销区受供求关系影响较大,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长效机制急需建立,从而促使粮食生产和消费有序衔接,提高国家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记者了解到,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粮食主销区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流通渠道,与黑龙江、吉林、江苏等主产区构建起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实现粮食流通合理有序的产销合作关系。
要切实提高粮食流通设施现代化水平,解决物流成本高、信息化滞后、流通效率低等问题,确保粮达天下,有力保障粮食区域安全。要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粮食进口来源、渠道、结构的多元化。要加快培育国际大粮商,积极参与国际粮食分工和产业链再造,开展多种形式的跨国经营,支持有实力的粮食企业“走出去”,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建立境外粮油生产基地和加工、仓储物流设施,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交流合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慧)
新华社伦敦10月12日电(记者张家伟)英国一项新研究警告说,如果全球不采取行动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改变粮食消费方式,到2050年粮食系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上升50%至90%
新华社万象9月13日电(记者章建华 李莎)老挝媒体日前报道,今年8月,老挝近600个灌溉工程受热带风暴“山神”和“贝碧卡”造成的洪灾影响严重,该国粮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肯尼亚代表加布里埃尔·如加勒马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在刚刚结束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安全,这对非洲发展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