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广西武宣:扶贫车间建村头 群众脱贫有盼头

2018-10-05 09:41: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南宁10月5日电(记者农冠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东乡镇木棉村合意花厂就业“扶贫车间”里,一片忙碌的生产景象,机器有序运转,几十名务工的村民有条不紊地在制作塑料花。

“之前不知道怎样才能脱贫,现在看到希望了,我8月份得了2500元工资。”在合意花厂,记者采访到手脚残疾的朱新科。朱新科来自东乡镇水口村,家里有一个两岁的小孩,老婆是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因为手脚不便,朱新科难以外出务工,此前家里基本没有收入,仅靠政府的低保生活。今年4月份,朱新科开始到厂里务工。

“正常工作每个月可拿到2500至3500元的工资,厂里包午餐,月出勤满28天以上的,还有150至200元的全勤奖。”合意花厂负责人曾繁斌说,目前厂里面有工人96名,其中有13名是贫困户。

“像合意花厂这样的‘扶贫车间’,全县已经建有19家,包括电子器件加工厂、特色养殖等,已带动就业人数1159人,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169人。”武宣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陆刚介绍。

二塘镇大琳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梁英杰家里只有一亩多山地。梁英杰和丈夫前几年在广东一个电子厂打工,但除去租房和生活开支,每个月剩下的工资不多,而且长期在外漂泊务工,甚至没有心思生育小孩。“不外出务工收入就难有增加,脱贫就没有希望,出去的话家里老人也没人照顾。”梁英杰说。

如今梁英杰已到镇里的明强电子厂“扶贫车间”上班,农忙时还可回家帮忙做农活。“去年回来后,我们租种了8亩甘蔗和5亩李果。在‘扶贫车间’务工每个月还有2500块钱左右的收入,预计今年底就可以脱贫了,我们也要准备生一个小孩。”梁英杰说。

“扶贫车间”不仅给贫困户带来变化,还让企业、村集体得到实惠。武宣县引导企业利用农村闲置的土地、民房、仓库创建厂房。“我们厂现在租用的500多平方米的厂房,每年只需1万元的租金,仅这一项就可节约10多万元。”明强电子厂负责人覃振红说,厂里一般有90个人上班,有部分村民领货回家里做,上个月厂里发工资就花了30多万元,下一步还要把厂房再扩大。

据悉,今年以来,武宣县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思路,把就业“扶贫车间”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凝聚政府、市场、企业、群众多方合力,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城进村”。出台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工作方案,落实人力物力财力扶持,培育乡镇企业、合作社,在各乡镇、村屯创建“扶贫车间”,把贫困村资源潜力转变成发展能力,既解决企业用地用工问题,又让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以工资收入带动致富脱贫。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