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从“矸石山”到“花果山”——大同百年老矿谱写“黑绿”变奏曲

2018-10-02 15:56: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太原10月2日电 题:从“矸石山”到“花果山”——大同百年老矿谱写“黑绿”变奏曲

新华社记者王皓

“矸石山冒黑烟,放进土豆一会儿就能烤熟。如今变了,那个黑煤山变成了‘花果山’。”在山西大同矿区生活了50多年的王树平感慨道。

矸石山是煤矿集中堆置废料的场所,久而久之堆积成山。长时间日晒雨淋后,矸石山会风化粉碎,产生污染环境的粉尘。此外,矸石山内部矸石极易发生自燃,一座矸石山自燃可长达数十年。

王树平所在的大同煤矿集团忻州窑矿始建于1918年,近30年来排放的366万吨煤矸石形成了一座占地16.8万平方米、高约36米的大型矸石山。从2016年起,这座百年老矿以“重塑地貌、恢复植被”为主线,与华源绿化公司合作治理矸石山。

“为了杜绝矸石自燃,我们采用分层覆土的方法,每2.7米厚的矸石,覆0.5米厚的黄土,自下而上,最上层再覆1米厚的黄土。”华源绿化公司项目部经理陈存义说,为防止水土流失和坡面剥落,还采用防渗漏和植生袋相结合的技术,植入护坡草籽等坡面植被群落。

项目一开始困难重重,移栽的200多棵树成活率并不高,矿上坚持“浇水浇水再浇水”“成活一棵算一棵”的理念,形成最初的植被群落。如今的矸石山已经栽种了山杏、云杉等20多个品种、53000多株植物。

为了避免反复治理和重复投资,忻州窑矿在矸石山上建起容量400立方米的蓄水池,利用净化后的矿井水灌溉花草树木,既有效利用了矿井水,又保证了树木的成活率。

从山坡上的观景台向下俯瞰,梯形设计错落有致,红黄蓝相间的厂房掩映在绿色之中,俨然一座葱翠的生态园。“未来几年,我们还规划建设篮球场,安装健身器材,种植更多品种的瓜果,在这里举办矿工节。”陈存义说。

2012年以来,大同煤矿集团以“重塑地貌、再造土体、恢复植被”为目标,积极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联合开展技术研究,累计投入10亿元对2.6亿吨矸石山进行治理。逐步建成“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冬有青”的花园式矿山,取得了集绿化、美化、观赏、效益于一体的治理效果。

“过去,煤矿不太注重环保,对于环保检查经常抱有侥幸心理。现在这么美的景色,谁来参观检查我们都欢迎。”作为忻州窑矿主管环保的副矿长,王树平感慨良多。

“矸石山由‘黑’变‘绿’,改变了‘矸石山上不能种树’的传统观念,更改变了一个百年老矿的生态环境。”王树平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