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铁疙瘩”里的“高精尖”——探访中国一重的“重器”

2018-10-02 09:06: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哈尔滨10月2日电 题:“铁疙瘩”里的“高精尖”——探访中国一重的“重器”

新华社记者管建涛

在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的产品中,有很多看似笨重、工艺却很先进的“大块头”产品,堪称“重器”。在这里,不少“重器”技术世界一流。

中国一重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在经历了连续20多个月的持续亏损后,2017年中国一重扭亏为盈,今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大幅增长。其中,不少功劳来自这些高精尖的“重器”产品。

记者近日来到中国一重轧电制造厂。刚进车间,就能看到不少两头细、中间粗的“铁疙瘩”。这种产品叫支承辊,轻的二三十吨,重的达到一百六七十吨。有的支承辊没加工完,轻轻摸一下,还能感觉到烫手。

轧电制造厂机加二班党支部书记孙波告诉记者,这些支承辊主要是钢厂用来轧制钢板的,看着简单,其实不简单。从加工到成品有将近三十道工艺。虽然外观差不多,但由于轧制不同钢板的要求不同,制作支承辊用的材料也有所区别。

车间现代化和自动化程度很高,需要的操作工人并不多,只能看到几个工人在操作机床。车间中部是一个大型控制平台。继续往里走,能发现更多支承辊,有的还在打磨,有的已经包装好,等待发运。

孙波说,车间一年能生产支承辊1200件左右,占国内市场需求的80%,还出口到印度、韩国。

与支承辊相比,中国一重生产的另一个“大块头”产品叫“水室封头”,质量要求更严,技术也更先进。从外形看,像一个直径约4米的半圆球,圆球上长着三个向上的角,圆球表面涂了一层防锈的金色物质。

中国一重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刘伯鸣站在“水室封头”前告诉记者,这种产品属于异形件,传统的制作方式都是焊接而成,效果不理想。中国一重通过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实现整体锻造一次成形,减少焊缝,增加其安全性能。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