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从“吃饱饭”“多挣钱”到“发展好”——记河南省内乡县长岭村40年的变迁

2018-09-30 16:48:14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郑州9月30日电 题:从“吃饱饭”“多挣钱”到“发展好”——记河南省内乡县长岭村40年的变迁

新华社记者韩朝阳、李文哲

像多数中国腹地的农民一样,淳朴的长岭村村民热情中带着一丝羞涩,在陌生人面前,他们不善言辞,不过聊起世代居住的村庄,说起村里的变化,他们又总能用最打动人心的语言来诉说对这里一山一水的“恨与爱”,长岭的故事也就从这“爱恨交织”的诉说中慢慢展开。

  拔掉扎在山里的“穷根”

“春种一满坡,秋收一箩筐。”74岁的李银转老人提及过去,直抹眼泪,“气死龙王爷,地太薄,下再多的雨也不够使。”吃饱饭曾是李银转最大的心愿。

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河南省内乡县,长岭村正位于县城西北方向的浅山丘陵地带,村庄的穷根曾深深扎在山里。

村里的老人更愿意先说曾经吃过的苦。“烧的是红薯梗,吃的是红薯面,就这也吃不饱。”53岁的杨子党不断重复自己小时候挨饿的场景。

贫穷不仅是饿肚子。村支书周全力回忆,当时和本村的几个山里娃到乡高中上学,穿衣寒酸,饭食差,还被人取笑“山里娃到平地走路都在蹦”。

改变从1978年开始,联产承包,小山村逐渐“迈过”温饱线。

“分田到户,村民劳动积极性高涨了,加上有了好种子和化肥,只有单身汉才能吃饱饭的日子过去了。”杨子党说。

“土地一承包,第二年俺家的粮食就堆满小院,终于吃上了白面膜。” 谈及这些,李银转喜笑颜开。

温饱不是李银转最终的心愿。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李银转们”也寻思种点花生多挣钱,养鸡养鸭赚体己。

1985年到1995年,长岭村村民大力种植花生,花生种植面积从400亩扩大到5000亩,成为花生种植专业村。土坯座、煤油灯被抛进了历史长河,红砖小瓦房建起来,黑白小电视也走进山里人的生活。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