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9月30日电 题:22年扶贫坚守:带来海风和温暖
新华社记者于瑶
22年来,福建省选派10批161名干部到宁夏贫困地区挂职帮扶,他们在产业对接、经济援助、社会事业等领域贡献力量,还为贫困地区带来先进的发展理念,推动闽宁两省区携手战贫困、共同奔小康。他们“一任接着一任干”,使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不断焕发新活力,为全国脱贫攻坚探新路。
使命穿越时空
52岁的前庄村农民王玉娟麻利地把人造花打包入盒,每天计时工作、机动灵活,干起来得心应手,一年能赚1.5万元。
持家、务农、就业三不误,把车间建在村口的“送岗上门”模式,是福建援宁挂职干部樊学双针对固原市隆德县农村妇女无法离家就业想出来的妙招。像这样的人造花扶贫车间,隆德县就有11个。
“其实企业可以办在村上。”隆德县委常委、副县长樊学双说,这家福建企业2013年入驻隆德县工业园,去年通过扶贫车间的形式解决600多人就业。
中卫市海原县县长助理陈阳升在挂职期间也干了件“大事儿”。他提出建设海原县首个闽宁纺织工业园,并一次性引进集布料、刺绣等服装上下游产业链的7家企业,结束当地20多年没有福建企业的历史。
因地制宜探索扶贫开发的路径,多给受援地区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吸引企业参与扶贫,是每一批福建援宁挂职干部的使命。
“用福建的‘发展性资源’激活宁夏的‘基础性资源’,把适合在宁夏发展的福建企业引进来,有利于吸纳贫困户就业,增强脱贫的内生动力。”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工作队领队、固原市委常委、副市长陆菁说。
22年来,闽宁协作实现向以发展产业为重点的“造血式”扶贫转变。在福建援宁挂职干部帮助下,重点结对帮扶地区固原市形成以冷凉蔬菜、马铃薯等为主导的特色优势产业和以特色果品、清真牛肉等为主的加工制造业。
新华社福州9月25日电 题:福建隆教乡:发展惠民才是“真担当” 新华社记者 黄鹏飞 走在白塘湾沙滩上,清澈的海浪轻轻抚岸,三五成群的游客往来散步,不远处的旅游酒店和公寓项目已经开建
央广网福州8月28日消息(记者张子亚)8月25日起,国务院第十三督查组在福建开展督查工作。期间有接到当地群众反映,福州市永泰县同安镇的一家养猪场偷排污水,污染下游水源,长期影响群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