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老子故里话丰收:既要“效益”也要“乡愁”

2018-09-22 09:46: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郑州9月22日电 题:老子故里话丰收:既要“效益”也要“乡愁”

新华社记者 李鹏

粉碎成末的玉米秸秆铺满田野,像是装扮一新的金色舞台,等待第一个丰收节的到来。在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县,发生在124万亩农田上的变革,让既要“效益”也要“乡愁”成为节日里的农民心声。

17日开始,玉米收获时节,鹿邑落了一场秋雨。但辛集镇种粮大户朱传行却“再也不用为晾晒发愁了”。朱传行说,“以前,秋收缺少晾晒场地,最怕连雨天粮食发霉,现在我这套设备每天就可以烘干150吨粮食。”

在朱传行的农场,一台大型铲车,2名操作人员,山尖般的玉米垛子,一小会儿便被吸入烘干设备之中,然后转入储粮罐内,等待转运或销售。朱传行告诉记者,2013年,他成立广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从400亩发展到如今的1240亩,不仅让乡亲们每年每亩有了900元的稳定租金收入,还让许多人安心在城里当起了产业工人。

创业至今,朱传行记忆最深的是,这几年农业机械越来越多,用工越来越少,种田效益也越来越好。“这得多亏国家政策扶持。”朱传行说,政府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农业、农机等部门上门服务,培训新技术,推广新品种,提供收割机、旋耕机、无人打药机、喷灌机等购置补贴,成本降了,效益自然就高了。

丰收要效益,也得要乡愁。在70后菜农李国营眼里,“传统风味的果蔬最乡愁。”“别看我种的豆角品相不太好,但味道正,每斤三块二,超市还争着要。”在润丰园农场,47岁的李国营一边摘豆角,一边“炫耀”。

1998年开始,李国营种了20年“不打农药的果蔬”。从遭受质疑到远近闻名,李国营觉得自己种的是果蔬,也是乡愁。“一些人开始说我是傻子种菜,我想,菜的口感和传统味道是不会骗人的。”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