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隐匿民间九百年 绞胎瓷重获新生

2018-08-27 15:46: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郑州8月27日电  题:隐匿民间九百年 绞胎瓷重获新生

新华社记者韩朝阳

“先别看整件瓷器,咱们先看碎瓷片,瓷片的断裂处不是灰色、白色,而是和瓷器表面一样的彩色。”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柴战柱的绞胎瓷展厅,撇开展架上造型优美、纹饰多样的成品瓷器,他先拿出几块碎瓷片给记者看,绞胎瓷的奥秘就藏在这不起眼的碎瓷片里。

绞胎瓷利用独特的绞胎技法,将不同颜色的泥块绞在一起,俗称“编花”,通过胎内纹饰变化来装饰瓷器,表里如一,内外相通。“绞胎瓷堪称‘编织’出来的瓷器。”柴战柱说。

尽管坐在展厅,柴战柱仍高高卷起裤腿。“他是‘瓷痴’,掉进‘泥坑’30年,这习惯他改不掉。”柴战柱的妻子李红霞向记者解释。

绞胎瓷发源于北宋民间瓷窑当阳峪窑,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柴战柱正是在当阳峪窑所在的河南省修武县当阳峪村琢磨绞胎瓷的制作方法。

由于北宋末年的战乱,加上绞胎瓷制作工艺复杂,烧制成本高,绞胎瓷沉寂了近九百年,制作工艺难以寻觅。

“祖先都能做成的事,我们为什么不能做?”20岁出头的柴战柱扎进了当阳峪村的山沟里,寻瓷片,挑瓷土,研究制作工艺。他的功底是从工厂下岗后,到景德镇当过近六年烧窑工。

“选料、揉泥、编花、成型、修坯、打磨、上釉等70余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自己琢磨。”柴战柱说。为掌握绞胎瓷的烧制温度,柴战柱尝试了数百次。“最终成功是因为液化气供应不足,碰巧找到了合适的温度曲线。”柴战柱说,恢复一种制作工艺,本来就是从成百上千次失败中寻找一次“偶然”。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把祖先留下来的传统工艺发掘出来,世代传承,发扬光大。”柴战柱觉得,恢复绞胎瓷制作工艺只是第一步。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