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从患者到医者——全国首例减体积小儿肝移植手术患者的18年

2018-08-20 11:01: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反复论证,多次研讨,2000年8月10日,这台全国首例减体积小儿肝移植手术开始实施。

经过手术,面对医护人员咧开嘴笑的可爱姑娘,成功跨过了出生以来的最大考验。

与医学的不解之缘

“你可别看她个子小,出ICU没多久,就跟着我到处跑。”已是护士长的邹洁对于当年这个“小尾巴”记忆犹新。

多年诊治,几乎花光了父母的积蓄,康复使用的药剂与生长激素所需的费用,得到了包括医生护士在内的很多人的帮助。不过也因此,小李杨有了许多好心的“哥哥姐姐”,主刀的沈中阳更是成了她的“沈爸爸”。

医院可能是李杨待过最久的地方,而自身的经历,也让她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病愈后的李杨开始了自己的学业,2011年,她顺利考入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并选择了中药制药技术专业。

“我当时也没想太多,在能选的范围内,尽量往医学上靠。”李杨毫不犹豫地说:“医院就是我的家。”

曾经照顾李杨的邹洁大概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当年穿着病号服的小个子,会在此时穿着白大褂站在自己面前。

“我见到她,还以为她是来定期复查的。”邹洁十分感慨,“结果她穿着工作服和我们坐在一起。我看了好几遍她的工牌,才真的相信,那个小姑娘真的成了我们的同事。”

2018年6月,成功入职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李杨回到了这个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大家庭。

2018年8月10日,李杨拿到了工作后的第一份工资,距离手术,刚好过去了整整18年。她将这笔收入购置了玩具与纪念品,送给了小儿肝移植的患者,以及曾经帮助过她的医护人员。

患者的希望

我能不能走下手术台?即便手术成功,我又能活多久?这些疑惑与焦虑,有时比病症本身更容易让患者滑向恐惧的边缘。而总是笑容满面的李杨,无疑是驱散患者心头黑暗的一盏明灯。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