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朱志伟:俯首档案“故纸堆” 甘做百姓“护档人”

2018-08-12 19:40:59    央视网  参与评论()人

甘守寂寞为民生

“把所有和民生相关的档案扫描进电脑,老百姓来查询,只要轻敲键盘,就能查到。”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朱志伟脑中形成。

想的容易,做成难。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是: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档案馆,库房陈旧,雨天靠盆桶接水,旱天要提防火灾;职工工作涣散,甚至连库房钥匙都找不到……最要紧的是,龙泉市档案局的账户上,只有10万多元。

从此,朱志伟的“抠门”在局里出了名。“省钱”是他的口头禅,只要一提添置办公物品,他常常就会皱眉头。但是民生档案信息基础数据库工程建设项目却用“飞一般”的速度落实。

2004年底,土地房产、山林权属等百姓急需的8个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顺利建成,共有26万页档案。2005年5月,671卷、5万页、跨度30多年的婚姻档案实现数字化;2006年,新安江、紧水滩、滩坑等5个库区3万多页移民档案,以及142个卷宗、53万条文件级条目录入……现在,龙泉的老百姓走进档案局,很容易就能查到自己想要查找的档案。

朱志伟常说,“宁可让机关干部多点‘痛苦指数’,也要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

朱志伟:俯首档案“故纸堆” 甘做百姓“护档人”

为民服务做到“三心”

同事张志伟跟着朱志伟干了十多年,他形容朱志伟“每天像新提拔的干部”,虽然已是老局长了,却与下属一起奋斗在一线。

新档案馆落成开馆时,为了节省搬运费,朱志伟和全局10多名工作人员一起,用10天时间搬运了10万卷档案。

龙泉市档案馆中,最具特色的是民国档案,其中的司法档案弥足珍贵,共有1.7万卷,88万余页。在朱志伟的带领下,档案局与浙江大学合作,获得政府专项投资300多万元,一步步把司法档案推向史学界、法学界,被认为具有重要的档案参考价值,并争取到了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

朱志伟要求同事们为民服务时,要做到“三心”:热心接待,送上一杯热茶,递上一副老花镜,让群众有家的感觉;细心查档,计算机和手工两种检索一齐上,尽力让查档市民满意而归;耐心解释,分析原因,提供建议,让没有查到档案的群众也理解。

曾经冷清的“保密部门”,如今人群熙熙攘攘。龙泉市档案馆实现了由单纯保管型向开放服务型转变的新要求,为档案工作服务百姓提供了全新平台。

“为民服务无止境,在实干与坚守中让人生出彩。”这是别人对朱志伟的评价,也是他几十年来践行的人生信条。(素材来源:央视新闻 浙江在线 经济日报 新华网)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