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日消息(记者刘天思)居民在健身仓跑步后口渴怎么办,可以在24小时饮料销售柜内买一瓶水解渴,还可以在自助售书机购书回家阅读,社区居民通过智慧便民服务亭能够享受到服务的闭环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模式的不断更新,各类科技型公司根据社会需求研发了诸如“互联网+打车”“互联网+健身”“互联网+购物”等各种平台和实体,来满足人民群众对服务的需求,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些早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但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让更多人想在同一区域享受到不同类型的服务。为此,北京海淀中关村街道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居民需求实际,建设了智慧便民服务亭,该亭除了具有遮风挡雨的功能外,还具有如下功能:一是全天候自助售书机;二是24小时蔬菜、水果以及饮料销售柜;三是全时段的健身仓。下一步,他们还将此设备上接入志愿者积分兑换模块,志愿者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积分,通过积分在此设备上可以兑换健身仓的时长、24小时商品柜内的物品以及售书机的书籍,实现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中关村街道打造智慧便民服务综合亭不是为了标新立异,更不是简单地将各种功能的智慧便民产品进行叠加,而是结合居民需求、根据街道实际情况,采取专家认证、征求多方意见而建设的。该亭可以根据各区域的实情采取模块化形式进行组合,各块功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运行,从产品组合上看超出了1+1=2的效果。2018年底前,街道将在有条件的区域采取“引入社会资本投入+市场化运作+政府补贴”的方式建设多处智慧便民服务综合亭,让生活在中关村辖区的居民感受科技的无处不在,体验到快捷的便民服务,达到便民、利民、为民服务的目的。
2008年初,中关村街道在生活服务业发展方向上提出了以打造大型商超为主、社区便利店为辅、蔬菜直通车或“互联网+”销售模式为补充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此次建设的智慧便民服务综合亭的只是街道生活服务业发展体系的一部分。同时,街道也在积极探索便民服务的新模式,如按“四个统一”(统一店面标识、统一管理标准、统一店面布局、统一服务规范)的方式打造的以销售蔬菜、水果、杂粮为的中关村地区科源社区店。以“互联网+社区”为主的便民服务综合体——“车客家园”西里社区店。还有为监管享受政府补贴的服务商是否降低了菜价,街道研发了“中关村街道菜价上报平台”,通过微信号可以查询商家的蔬菜销售价格,确实让居民享受到政府的红利。这些多维度建设、多品种经营、多业态共存、多方位监管,线上与线下、个体与联营经营方式的结合,满足了辖区居民对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