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新华出生在怒江大峡谷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那里是傈僳族聚居区。村落坐落于陡峰半山腰上,“山高坡陡水流急”的环境让他至今都很害怕,“总觉得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掉进江中喂鱼”。所以,侯新华的第一个愿望就是长大后当一名司机。“毕竟司机不用那么辛苦地走路,只要开着车,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用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尽管环境艰苦,但侯新华的童年依然是幸运的。当时,有很多响应国家号召的有志青年在他们那里成为支边教师,他们奉献出青春热血和知识才华,让像侯新华一样的少数民族同胞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
1980年,侯新华顺利考上云南民族学院(现云南民族大学),成为一名让人羡慕的大学生。1985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云南省民委工作。1992年,组织任命他为云南省民族中专学校副校长,这段时间也成为他事业成就感最大的时期。“从早上6点30分学生出早操,到晚上22点30分学生休息,我都和师生们一同忙碌,感觉就像个陀螺似的,从不知疲倦,当时最美妙的声音就是起床号。”侯新华说,“当时我只想拼命工作,把学校管理好,没收过一针一线,也从没想过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1999年,侯新华36岁,这一年成了他人生的一个分水岭,他被任命为怒江州副州长,成为一名厅级干部。当时的他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云南省傈僳族中第一个在省级机关成为正处级干部的、第一个进入厅级干部序列的――这让他充满了自信。当时,某上级领导找他谈话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在工作、生活中要把持住自己,二是保持低调,抵抗各种各样的诱惑,不要辜负组织的希望。“当时觉得做到这些轻而易举。现在想来,‘糖衣炮弹’腐蚀的就是这些不以为然。”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