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扶贫火龙果“熄火”,给产业扶贫“上课”

2018-07-27 10:06:05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现在任万金家的火龙果干主要是靠亲戚朋友帮忙卖。因为没有什么牌子,不能上淘宝。除了量小之外,任万金制作的火龙果干吃起来像受了潮一样,这也是他目前遇到的难题——密封技术还不成熟。

几乎所有记者采访中遇到的种植户都在借助微信销售火龙果,一些自己不会操作的农户,就让还在读书的孩子帮忙。但正如任万金所说,“这个其实也走不了多少量,一次最多卖10斤、20斤。”

不过,很少有种植户意识到,当地火龙果也存在质量问题。

“品质好,口味好”“只有这个地方的果口感才是最好的”,在关岭,几乎所有的本地人都这样称赞当地的火龙果。2007年,在成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关岭火龙果获得金奖。然而在外来的火龙果专家王江看来,当地的火龙果质量还远远不能让种植户“高枕无忧”。

6月23日中午,余光品家迎来了贵阳一家农业科技技术公司,王江正是这家企业的火龙果专家。如果对火龙果品质满意的话,这家公司将与余光品签订长期的供货合同。

余光品家里正好按大小分箱堆着昨天从山上采摘的火龙果。对这些火龙果,王江面露难色,大果堆里有好些个表皮长了大块斑点的果子,更有一些火龙果熟透开裂了,“这样的果子我们叫次品果,没有卖相了。”

王江发现,余光品家的火龙果问题远不止这些,还有果子偏小、品种杂、没有有机食品认证等。

“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就像一个母亲养三个小孩,奶水肯定就不够。”王江指着不远处的几株火龙果说,“一个枝条上如果长了太多果子,就应该掐掉一些,长一个果子肯定比长三个果子来的大。”至于品种杂,且都混在一起了,是因为在关岭推广火龙果过程中,曾先后推广过不同的改良品种,这样在后期人工授粉过程中,种植户就全都混在一起了。而没有有机食品认证,“就相当于没有身份证,算黑户。”王江说,“有认证的就能比没认证的多卖几块钱。”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