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长江源村话长江

2018-07-20 20:01: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更尕南杰介绍,过去在山上时,一家人一年四季都住在帐篷里,靠养牛羊维持生计,一年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搬迁下来后,政府不仅通过开展培训推动劳务输出、发展汽车维修和藏族服饰加工等后续产业,而且实施草原奖补以及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等政策,家家都有稳定可观的收入。

“最重要的是,草原上鼠害少了,野驴、野马等野生动物多了,河道里也几乎看不到垃圾了,以前干涸的小河里又有水了。”更尕南杰说,和以前相比,看病、孩子上学都很方便,尤其是孩子上学条件的改善,直接影响了一代人。

2011年,闹布桑周夫妻先后成为草原管护员,负责捡拾长江源头垃圾、巡查草原鼠害、火情,这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回到”故乡。他们每次从“山上”回来,都要把“山上”的故事、草原的变化讲给孩子们听。

闹布桑周说,给孩子们讲山里的故事,就是要告诉他们长江源头的变化,以后我们的子女也要继续保护那片土地、保护长江。

46岁的仁青措今年5月新开了一家超市,她给这个超市取名“格拉丹东综合超市”,因为搬迁之前,她从家里就可以看到长江的发源地格拉丹东山峰。这个经营藏服和日常生活用品的超市,开业仅两个月,就给她带来了1万余元的收入。

“拿我们家来说,国家的草场补贴一年有3.6万元,当草原管护员有一年有2.1万元的工资收入,加上超市收入,生活越来越好。”仁青措说,大家手上都宽裕,村里的生意也好做。

秦大云介绍,长江源村现有172名草原管护员、23名湿地管护员,每个月工资都是1800元。此外,全村外出务工的有75人,加上从事运输、汽车修理的人,长江源村现在可以说“家家有产业”。2017年,长江源村人均收入已经突破2万元。

长江源村的变迁,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实践的一个缩影。自2005年启动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以来,国家在这一地区投入的生态保护和建设资金累计超过了180亿元。而随着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呈现稳步恢复趋势。

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三江源地区的长江、黄河、澜沧江干流流域水质优良,经絮凝、沉淀、过滤等常规净化处理即可供生活饮用;2017年,这一地区向下游输送水量超过600亿立方米。

关键词:长江经济生态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