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粮食安全。一批新建大型灌区相继实施,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2000万亩,我国节水灌溉水平大幅提升。在东北平原、长江上中游等水土资源条件较好地区,加快建设黑龙江三江平原、吉林松原、四川蓬溪船山等一批节水生态型灌区,不断夯实粮食生产的水利基础。通过农业重大节水项目建设,每年将新增农业节水能力260亿立方米,相当于新建260座库容1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可新增灌溉面积约8648万亩,相当于再造7个都江堰灌区。
保生态安全。实施云南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从100多公里外调水入滇池,水质由“浊”转“清”,演绎了一曲水环境复苏的绿色颂歌。被称为“珠江三峡”的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不仅能为“桂中旱片”解渴,还有助于解决珠三角“咸潮”问题。引黄入冀补淀建成通水,有效改善白洋淀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南水北调通水,遏制了华北受水区地下水超采状况,北京、天津等6省市累计压减地下水开采量逾8亿立方米,地下水位得到不同程度回升。
促可持续发展。稳增长,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9500亿元,成为有效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促就业,据测算,172项工程建设每年新增225.6万个就业岗位。助脱贫,已开工的129项重大水利工程中,中西部地区有105项、占81%,贫困地区有71项、占55%,对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做出了突出贡献。促转型,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城市每年增加工农业产值近千亿元,北方大中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缓解,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创造了空间。
原标题:大浪淘沙水流通过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孔洞下泄(7月11日无人机拍摄)。近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开启洪水调度运用模式,水流携带泥沙奔涌而出,壮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