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比“引进来”更重要的是“留得住”,确保优惠政策落地,提供精准服务,建立用才、育才、惜才的长效机制,让更多人才扎根农村
时下,返乡创业渐成热潮。如何让创业者回得来、留得住,是乡村振兴的一个新课题。
在基层采访,一位返乡大学生坦言,她差点成了农业“逃兵”。几年前,她大学毕业后回乡发展生猪养殖,但因缺乏经验,起步阶段损失惨重,就在要放弃的时候,农业部门提供技术指导,金融部门提供贷款,帮她渡过难关。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长期以来,城市对农村人才“虹吸”效应明显,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务农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据统计,超过九成农民为初中及以下学历。与此同时,农业农村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产业振兴、脱贫攻坚、乡村治理等“三农”事业,需要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可以说,人才供需不平衡是乡村振兴的瓶颈之一。
在城市纷纷争抢人才的同时,农村也在积极引才引智。一大批人才选择返乡下乡创业,他们有大学生、科技人员、农民工等。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7年返乡下乡双创人员累计达到740万人,一半以上的返乡下乡创业人员运用网络等现代手段,82%以上创办的是产业融合项目。但比“引进来”更重要的是“留下来”。新产业意味着会面临不少意想不到的问题,部分人返乡后,发现农村的市场环境、社会形态与想象中不同。或因产业发展遇阻,或因生活上的不适应,不少“归来燕”没有在乡村“筑巢安家”,又“飞”回了城市。
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乡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是大势所趋,但若任凭乡村人口流失,造成农村“空心化”,不利于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与城镇相比,乡村有其独特优势,优质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成为投资风口,青山绿水、清新空气是不少人记忆中的乡愁,对于那些有意愿、有能力、有感情的人才,把他们引回来的同时,更应倍加珍惜,努力创造优良环境,让他们留下来,扎根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