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7月10日电 题:天津:还迁社区因“智慧”而平安
李鲲、杨泽霖
社区居民“刷脸”自动开门,访客刷身份证才能进门,业主不在家也可为客人远程开门,车辆“逻辑锁定”谁也开不出小区……这是记者日前在天津宝坻区天锦园社区采访时见到的真实场景。若不是听当地人介绍,来到这里的人或许难以想象,这座因智能、安全而显得高端的社区,曾经是一座秩序混乱的还迁社区。
天锦园社区坐落在宝坻区的城乡接合部,在住居民5372人,主体是原宝坻区吴辛庄、芮家楼、苏家屯、后五里铺4个村和5个宿舍的还迁户,也有大量的租户。由于人员构成复杂、流动人口较多,居民沿袭村居时代不锁门等习惯,该社区过去治安案件较多。
据社区民警田丽焕介绍,仅第一批居民入住的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初,天锦园社区就发生了4起入室盗窃案件,小偷小摸的事情更是接连不断。
“尤其是家中只有妇女和孩子时,听到敲门声都不敢开门。”回忆起2016年入住初期的“不安”,今年47岁赵建光记忆犹新。然而,说起现在的生活,赵建光紧锁的眉头又一下子舒展开来,“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自己没多花一分钱,但小区却变得安全得很。”
为改变基层治理格局,经过2个多月的研究,2017年6月起,宝坻区公安部门牵头将问题复杂突出的“硬骨头”天锦园社区作为首攻点位,对该小区进行“智慧平安”改造。
据天津市公安局宝坻分局副局长邹津介绍,按照“智能安防、数据管控”指导思想,他们与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终端与应用,在天锦园社区入口安装机动车号牌识别、人脸识别、人体识别等信息系统,在社区广场、道路交叉口、车库入口和单元楼洞口安装高清视频监控284处,在单元楼洞口安装智能门禁子系统,实现信息全采集、轨迹可回溯。
“入住天锦园社区的,无论是业主还是租户,都必须到社区录入身份信息并采集图像信息,经过登记的人可以实现刷脸进入社区门口及单元楼洞口,而没经过登记信息的,必须刷身份证才能进入社区,但进入单元楼洞口则还是需要住户开门,确保安全。”田丽焕告诉记者。
记者在天锦园社区门口体验了刷身份证进入的过程,如果身份证与本人人脸识别结果不一致,同样无法进入。
在天锦园社区警务室,记者采访了解到,通过各种终端采集来的信息在后台都存储进入数据库,该数据库与小区物业信息管理系统及各类管控对象、在逃人员、被盗车辆等数据库关联,一旦有可疑人员或车辆进入社区,民警在后台就会接到警报。
据介绍,2017年11月天锦园平安智慧社区初步建成以来,该社区共核查发现各类异常信息800余条,从中提供破案线索7条,查破各类案件11起,处理违法犯罪人员5名,社区未发生刑事案件和火灾事故,各类纠纷也同比下降82%。
依靠科技信息手段搭建起的“智慧平台”不仅让天锦园社区更加安全,也给社区工作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便利。
据天锦园社区居委会主任杨晓萍介绍,公安部门在该社区安装的智慧平台,可以自动显示社区内60岁以上及14岁以下人口的活动信息,一旦系统内标注的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长时间未出现时,公安部门就会收到信息并及时和她们联系,共同入户了解情况。
此外,居民还可以通过安装手机应用,与单元楼洞口门禁系统相连,远程视频对讲、开门,也可对名下车辆进行“逻辑锁定”,未解锁车辆驶出小区时门禁不予“抬杆”,还可以对物业一键报修、生活缴费等等。
在天锦园社区等天津多个社区进行探索的基础上,今年年初,创建智慧平安示范社区列入了“天津市2018年20项民心工程”,到年底,全市范围内将建成100个具有示范效应的“智慧平安社区”。
宝坻区副区长、天津市公安局宝坻分局局长陈忠杰表示,今年,除了完成天津市要求宝坻区建设的5个市级“智慧平安示范社区”的任务之外,他们更将智能安防小区建设上升为区党委政府工程,将全区在建小区、升级改造老旧小区和建成小区分类纳入工程规划,通过区级和街镇级财政、启动应急维修基金、市场化运作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
“年底前,宝坻区将建成33个智慧平安社区,让百姓充分享受‘智慧’带来的平安。”陈忠杰说。
5月17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科技展上,观众在京东展台体验人脸识别技术。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科技展上,许多参展企业展示人脸识别技术和应用,受到观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