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揆诸以往,为什么一些偷排偷放现象屡禁不止?为什么一些污染行为明知故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执法失之于软、失之于松,制度成为中看不中用的稻草人。与之相比,正是因为对违法现象从过去的有心无力到而今敢于动真碰硬,曾经“大海捞针”的督察方式现在变得有的放矢,以前含糊其辞的信息公开如今指名道姓、措辞严厉,大幅增加违法违规的成本,让各项环保制度具有了雷霆万钧的震慑力。可见,再完备的制度设计,倘若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只会成为空中楼阁。唯有狠抓落实,力求实效,才能彰显环保法规钢牙利齿的威力,让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无处藏身。
正因此,实现环境治理现代化,既需要实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善于进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建章立制,也需要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着力提升治理效能、更加注重制度实施。这就需要我们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方面,要解决体制不健全、制度不规范、法规不严密等问题,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另一方面,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既有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又有最刚性执行、最扎实落地,才能真正实现环境治理现代化,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打赢这场攻坚战,需要用制度来落实我们的决心与信心、协调我们的理念与行动。长远来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能带来环境的改善、生态的优化,也不仅贡献了生态文明理念,更将丰富生态治理的模式和制度体系,丰富人类制度文明。(盛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