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融合种粮,培育粮食生产新动能(3)

融合种粮,培育粮食生产新动能(3)
2018-07-01 09:06:00 新华网

谢明生走的是规模经营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路子,而开张镇杜村农民高作义选择的是另外一条道路。

经过多年探索,高作义成功研发出了无硒土壤的栽培技术和富硒生物液态肥,可以在不含硒的土壤中栽植出富硒农产品。他流转了400亩土地,办起了家庭农场,种植富硒作物。在农场的展厅里,小麦、玉米等各种富硒农产品琳琅满目,而且价格不菲。

高作义拿起一包500克装的面粉说:“这种富硒小麦面粉价格是8块钱一斤,而普通小麦面粉是1.5元到1.6元一斤,价格相差5倍以上。”去年3月到6月,高作义通过网络销售了500万元的富硒小麦面粉,纯利润超过百万元。在他的带动和技术扶持下,周边已发展了1400亩富硒小麦。发展功能型农业,提高粮食的附加值,已成为继规模经营之后粮食增效的新特点。

粮食种植需要“看天吃饭”,但其单产效益又覆盖不了设施农业的巨大投资,如何才能做到旱涝保收呢?永济市从2013年开始大力推广农业种植业保险试点,险种包括小麦保险和玉米保险。小麦和玉米每亩的保费分别为20元和25元,农户只需掏3元钱,剩余的全部由各级财政买单。政策激励下,农民入保积极性很高,全市粮食入保面积比例达到了90%。如今,全市提供农业保险的公司已有4家。2017年,永济市小麦承保面积34.83万亩,赔款281.81万元;玉米承保面积28.77万亩,赔款79.8万元。

增产增效还需爬坡过坎

“依托田地+跳出产业”,借“混合型经营”推进现代农业

几乎全是水浇地,土质条件较好,经过近年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永济市的粮食种植基础越来越好,但增产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永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胡朝霞说,农民把土地流转出去以后干什么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在这方面,永济市充分发挥当地外出开饭店人员较多这一优势,成立了餐饮协会,通过批量培训,引导村民掌握技术后外出务工。栲栳镇的正阳村90%以上的家庭都有人在外开饭店,村里的土地也几乎全部流转了出去。但这样通过三产解决一产矛盾的“正阳模式”,在其他没有外出务工传统或产业分流优势的村子,大面积推广还不容易。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