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江西努力书写好山好水新篇章

2018-06-26 17:11: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南昌6月26日电  题:江西努力书写好山好水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 李美娟

一对成鸟带着7只幼鸟——世界极危候鸟青头潜鸭家庭6月中旬被发现在江西鄱阳湖一处水域自由自在地游玩。在此进行夏季水鸟调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全球数量仅为500只左右的青头潜鸭对栖息环境要求极高,它们在鄱阳湖生儿育女实在令人惊喜。

2016年被列为我国首批三大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2017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获批。肩负着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标准责任的江西省,正努力书写好山好水新篇章。

  好山好水知多少

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优势。但江西的好山好水知多少?

针对生态自然资源管理主体分散、权属不清等问题,江西探索建立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2017年10月,南昌市新建区、庐山市、贵溪市、高安市和抚州市南城县开始对包括赣江、鄱阳湖、庐山、龙虎山等在内的自然资源进行产权登记。“以前对湿地保护区中自然资源的类型、保护范围和措施都不是很清楚,现在有数了。”新建区国土局副局长程昌锋说。

江西省生态文明办副主任刘兵说,统一确权登记实现了生态系统“一本账”,这是构建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基础。

在提升生态文明治理能力过程中,江西牢牢抓住制度建设这个“牛鼻子”。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流域综合管理、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积极探索,目前已形成20项制度成果,今年还将完成9项。

编制空间管控“一张图”。江西省发改委生态处处长洪小波说,江西省域空间规划已编制完成,市县“多规合一”试点也形成了成果,全面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693万亩,并全部上图落地到户。

搭建信息管理“一平台”。去年11月,一个融数据采集、检测评估、预测预警、考核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云”应用平台在抚州市启动运行。“生态云”通过汇聚多部门的自然资源数据、生态系统数据、环境监测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推动生态文明大数据应用服务。目前,《江西省“生态云”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已编制完成。

  好山好水价更高

绿色生态是江西的最大财富。让生态环境产生经济价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市抚州,好空气卖出了好价钱。去年6月,抚州市乐安县鳌溪村的绿园生态林场碳汇项目以每吨15元的价格卖出2.1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1吨好空气相当于当地11.5吨自来水的价格。目前,抚州市已有5个县开发了碳汇项目。

靖安,一个生态环境非常优美的县——84.1%的森林覆盖率、全县11个乡镇都是国家级生态乡镇。走访靖安,记者了解到,这个县生态文明建设从“治山理水”进入了“显山露水”阶段。近年来,大数据、大智慧、大健康产业蓬勃兴起,康养项目、旅游项目纷至沓来。

“靖安的生态价值迎来了‘迸发期’。”该县县长严旭辉说,去年全县共接待游客757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44.2亿元,增长均在40%以上。

江西省现有林地面积108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5%,森林覆盖率达63.1%;湿地面积9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45%;设区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3.9%,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92%。

江西绿水青山价值几何?今年5月30日,江西省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一本历时2年完成评估的“生态账”——2016年,江西省森林和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分别为10867亿元、3145亿元和938亿元。与2011年评估结果相比,仅森林的生态效益就增加了1863.22亿元,增幅达23%。

  不负赣鄱好山水

好山好水是大自然对江西的馈赠,更是上下齐心、久久为功的守护。

靖安县自2015年在江西率先建立“河长制”后,2017年6月又打造“河长制升级版”——“河湖管护认领制”。该县水务局局长王仕钦说,通过党员示范、群众认领、政策奖励、荣誉激励等,认领制实现了管护主体从“要我当河长”向“我要当河长”转变,形成了全民参与、人人争做河长的局面。

为了呵护绿水青山,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新干县近年来把生猪污染治理、引导转型生产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全县已成功引导30多户养殖户转型生产食用菌、竹制品、箱包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江西“加码”对各地的考核。去年6月,有关部门在此前的基础上重新制订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根据办法,江西在资源环境生态领域有关专项考核的基础上,还要对全省11个设区市和100个县(市、区)进行综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

守护绿水青山,江西保持常态化督查、问责、追责高压态势。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30项年度整改任务全面完成,问责106名相关责任人;查处环境污染类案件828起,批捕犯罪嫌疑人398人,提起公诉1449人。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