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也动摇过,也出去过。上世纪90年代初,每月14元的工资根本供不起两个儿子读初中,老杨只能利用暑期到广西挖煤,“一个月净挣240元,快顶上我两年的工资了”。亲朋好友劝他别回来了。
“但账不应该这么算,我一个人打工可以挣240元,但如果留下来教更多的娃儿读书识字,他们就都有机会出去挣240元。”老杨说,“我住茅草屋,别人能起新房子,划算!”
搬进县城
今年5月起,哈冲组15户村民陆续搬到了城关的“锦绣花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6名适龄儿童也将在下学期就近入读黔西县第十小学,老杨被特聘为该校的苗汉双语辅导员。
外出打工是杨绍书的儿女辈“出山”的特有方式,在当时也算得上是最理想的出路。但老杨认为,他们并没有真正走出山门。
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出去打工——挣钱攒钱——回家盖房娶媳妇”,最后又都回到了山里,又种起了玉米养起了牛,唯一的改变是房子从崖底河谷搬到了崖顶的公路边。
“这回搬到城里,是真的走出来了,娃儿们可以往大学想了。”杨绍书认为,这一轮的易地扶贫搬迁是哈冲人出山“千载难逢的机遇”,而受益最大的是孙子辈,“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有机会考更好的学校”。
老杨说,从教40多年,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教出一个大学生,最后能上高中的也是寥寥无几。这些年村里教学的条件改善了不少,义务教育阶段基本上不用花钱,小学每天还有营养餐,但“教学水平还是跟不上,大多数人家的经济条件也都无力供娃儿上高中”。
“在哈冲,娃儿来回上学要花近4个小时,放学回家还要放牛、割猪草,搬过来之后,走路上学最多半小时,回家就可以做作业,算下来每天可以多出至少3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原标题:成绩发群家长不满网友:老师不管不问才可怕原标题:成绩发群家长不满老师自称心生魔障已辞职 教育难题如何破解?近日,河南一小学老师的“辞职信”刷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