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脱贫,就是要跟问题“对着干”(话说新农村)
坚持问题导向,把脱贫备考的过程变成跟问题“对着干”的过程,这样不仅能提高脱贫成色,更能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一些贫困县迎来了摘帽的大考。现在,贫困县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主要看扶贫实效,为了交出一份漂亮的脱贫考卷,基层想了不少办法。在四川省仪陇县采访发现,当地把脱贫迎考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跟问题“对着干”上,这一做法让人印象深刻。
仪陇县的脱贫备考是这样做的。发动扶贫干部进村入户,找出脱贫攻坚存在的21个方面近2.6万个问题,这些问题细致入微,把“谁家厕所没通电”都列上了。对发现的问题归纳梳理,拿出分类解决方案。最后,由扶贫干部一个个去落实,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给贫困群众一个说法。通过这样跟问题“对着干”,一件件为民实事得以办成,贫困群众一张张笑脸由衷绽放。在仪陇,明显感觉到贫困群众获得感增强,对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感到满意。这与当地扶贫工作抓得实,问题解决得到位直接相关。
但不可否认,有些地方,脱贫备考变了味。比如有的地方大打“感情牌”,给贫困群众发钱送物,以期他们在接受第三方评估入户调查时,能给打高分。如此备考,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平时扶贫工作不严不实,各种问题“压而未解”,这种脱贫很难经得起时间检验,也是对群众不负责任。
脱贫备考收集并解决问题,会不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从仪陇实践来看,收集上来的问题数量之多,超乎不少人的想象。
一些问题,跟脱贫摘帽没有直接关系,但事关群众冷暖。比如,帮贫困户解决水龙头漏水问题,干部有价值实现感,群众有获得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帮扶干部超常规的付出,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数百万干部驻村帮扶、结对帮扶,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脱贫攻坚战打赢后,干群对子还可以结下去,密切联系群众、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的好作风一定要保持下去。
还有一些问题,看似超越了脱贫攻坚的要求,但事关百姓切身利益。比如,某个村的产业过于单一,解决了这一问题,就能为乡村振兴奠定更好的基础。脱贫摘帽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乡村振兴提出了产业兴旺的目标,产业单一问题确实需要重视。一旦这个产业遭遇自然灾害或者价格大幅波动等市场风险,群众的“钱袋子”就会“瘪”下去,日子就会吃紧甚至返贫。建立完善产业风险防范机制,或者因地制宜适当多元化发展产业分散风险,必要且紧迫。
接受脱贫考核,好比参加考试。考前认真复习,查漏补缺,有助于取得好成绩。坚持问题导向,需要把脱贫备考的过程变成跟问题“对着干”的过程。这样,不仅能提高脱贫成色,更能提高群众的满意度。(顾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