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寅生所在营,每名指挥员口袋里都揣着一个小本——《指挥勤务手册》。这个由他带领骨干研究编写、动态更新的小册子,被誉为“打仗宝典”。
薄薄几页的小册子,涵盖了全营所有作战编组,每名官兵的战斗定位、任务,以及能力素质情况。拿着它,可对全营情况一目了然,可据此指挥打仗。
“打仗的弦一秒也不能松”
巡航天剑、尽展锋芒。前不久,在一场激烈的红蓝对抗演练中,罗寅生带领官兵冲破重重危机,连续跨昼夜完成多波次火力突击,从一支支劲旅中脱颖而出。
“巡航导弹第一旅”是我军一支新质作战力量,担负精打要害、克敌制胜的使命任务。特殊使命催生紧迫感,罗寅生从跨入这支部队起,就时刻紧盯强敌对手作好各项准备。
为让手中“杀手锏”武器尽快成为铁拳利刃,罗寅生向时间和精准要战斗力。他带领官兵制定《深入推进精确实战化训练23条实施办法》,把作战岗位、作战单元和核心战斗指标相关时间细化到秒、相关数字精确到小数点,为打仗赢得先机。
“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打仗的弦一秒也不能松。”罗寅生组织编写专业教材、指导手册、流程规范等百余册,领衔制定的某型导弹阵地测试流程优化方案,被上级定为新战标。
去年,罗寅生到重建的发射营任营长。他将全营按照战斗编组分类合成,工作生活全时对照战时保持状态,官兵们的弦一下绷紧了。
有人提醒:别管太紧,否则容易出事。罗寅生回答:“备战没有松懈期、打仗没有时间表,抓战斗力必须只争朝夕。”
很快,全营战斗状态被提升起来。罗寅生又带领官兵夙兴夜寐抓导弹专业学习、抓操作技能提升。
未来战场,如何做到更快一点?这成为罗寅生钻研的重点课题。他发现任务转换时,收帐篷、装物资,各种“坛坛罐罐”拉了部队后腿,于是专门成立一个小组,研究如何给部队行动“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