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泽炎介绍,改革开放之初,长江口引航的外籍船舶几天才有一艘,现在每天都能引航一到两艘;以前只有一到两万吨的船,现在都是几十万吨的船。
姚泽炎结合长江航道地形复杂、潮汐多变的实际,创造了“姚泽炎安全引航操作法”等十余项技术成果,创造出在狭窄、弯曲、复杂的内河航道上把吃水最深、船体最宽、船身最长、吨位最大、上部建筑最高的船舶安全引领进出长江的多项纪录。
“最近我引航了一艘世界上最大的40万吨级运沙船出长江,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姚泽炎说,从1978年到2017年,长江的港口吞吐量提升了30倍,一年进出长江的海轮数量达到6万艘,南京至长江入海口的航道水深由7.1米提升到12.5米,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钟松民:出生入死中屡创海上救捞奇迹
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4000吨起重工程船“华天龙”总监钟松民,是我国海上应急救助抢险打捞专家。工作25年来,钟松民在海上抢险打捞中出生入死,屡创海上救捞奇迹。他攻坚克难完成众多重大打捞任务,成功打捞举世瞩目的南宋古沉船“南海I号”;带领团队在海上连续奋战十个多月,成功完成57000吨散货船“夏长”轮的整体打捞工程。
“我国救捞队伍刚成立时只有120人,发展到现在空中有飞机、海上有船舶、水下有潜水的立体救助系统。”谈到我国救捞队伍的发展,钟松民十分感慨。
钟松民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救捞队伍救助中外遇险人员4万多人、遇险船舶3000多艘、打捞沉船100多艘,成为海上安全保障的第一道防线。
杨苗苗:投身城市公交见证百姓出行之变
杨苗苗是安徽蚌埠公交集团107路的驾驶员。在杨苗苗看来,改革开放40年来,公交的变化是老百姓最直接感受到的,公交出行越来越便利,乘客的文明程度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