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句“钱是越分越多”。“去年,我跟大家一起总共赚了100多万元。”杨司军说,这还是合作社刚起步的成果,等到孵化室建好、自己把经验都传授给大家后,收入会更多。
从“技能达人”到“观念达人”,越来越多变成脱贫带头人的农民大学生思维和眼界也变得更加开阔。
在南岳衡山,几年前出台的严禁在路边摆摊设点的规定,让地处核心景区的南岳镇延寿村许多村民生计受到影响。“农民大学生”、村党支部书记李运林带领全村转变思路,办起了民宿和农家乐。
近两年,长于农村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的他又协助政府在村里设立投诉站,每当发生旅游纠纷,他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刚开始,村民们都以为“自家人”不会“胳膊肘往外拐”,但即使有时候村民占理,李运林还是会“偏袒”游客。
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延寿村的民宿赢得了口碑。去年,村里的民宿几乎全部实现线上预订,旺季入住率超过80%,户均收入近20万元。全村40多户贫困家庭仅剩8户没有脱贫。
“不管是脱贫致富还是乡村振兴,最需要的都是人才。‘农民大学’培养的就是这样一批愿留下、会干事的农村精英。”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陈建民说。
据统计,截至2017年,全省电大系统承办的“农民大学”共招收学生近10万人、毕业5万多人,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其中85%已担任村两委干部,60%以上成为当地脱贫带头人。
因为发展养蛇产业带领大家脱贫,杨司军去年高票当选村委会副主任。再过一段时间,杨司军就要毕业了,他已经答应以后回校当兼职讲师。“我希望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分享给大家,让更多人毕业后都能成为脱贫带头人。”他说。